1)第三百五四章 寒门之困苦 阴弘智自尽_李佑的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静谧小山村发生的事情,长安人可不知晓,此时的敦化坊之中,李佑和自己的三位师兄,骆器之,夏语冰,赵德亮聊的十分开心。

  李佑的身体是现代人,他的信念是人人平等,所以没有那种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

  也正因为这样,李佑可以轻松的和三人聊天,说真的,李佑听了骆器之,夏语冰,赵德亮聊自己的十年寒窗苦读,其中心酸太多了。

  骆器之,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

  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

  他就去给人家免费的烧火做饭,借着灶台中的火光,去看书籍上的字。

  大家可能听过汉朝元帝时的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匡衡家中也没有油灯,但是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但是骆器之更惨,他的邻居和他家一样,就是想要偷光都偷不到。

  夏语冰也是一样,夏语冰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读书,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后来,他在书中看到了孙康的故事,孙康和他一样,也是喜欢读书,但是家中赤贫,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屋顶白了,地上白了,

  树上也白了。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

  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

  于是他感觉不到困了,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在雪地上看书。孙康不顾寒冷,孜孜不倦的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

  同时搓搓手指。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

  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

  即使是北风呼啸、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御史大夫)。

  夏语冰也学习孙康,整个冬天都在外面看书,说真的,这些事情真的让李佑十分的震撼。

  这个时候,李佑也算是什么叫寒门难出贵子,道出人间辛酸。

  寒门就是穷人和家中没有朝廷当官的家庭,古代阶级固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