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1章 君臣设局,讨价还价的三不足讨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1章君臣设局,讨价还价的三不足讨论会

  八月二十九日,午后。

  百官齐聚大庆殿,廷议王安石“三不足”之言及苏良的《论三不足说》。

  首相文彦博率先开口道:“数日前,三司度支推官、变法司成员、市易务提举官王安石在市易务衙门前与诸多汴京商人辩论,道出了一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此话在朝堂民间引起轩然大波!”

  “其后,御史台侍御史兼知杂事苏良著文《论三不足说》,支持王安石所言,使得官员百姓皆议论纷纷。此事贻误朝堂政事,今日特举行廷议,意在论是非,辩对错,论辩期间不可有恶意攻讦个人之行为……”

  当即,廷议正式开始。

  枢密院的一名官员率先站了出来。

  “官家,王安石之言实乃邪说。自古以来,凡读圣贤书者皆知敬天法祖,民意为上,而王安石违道逆天,只为彰显个人性格,实属大不敬,理应立即罢其官身,贬为庶民!”

  “侍御史兼知杂事苏良,为救王安石,假公济私,胡言乱语,也应同罪重惩!”

  在首名官员定下“剥夺王安石官身,重惩苏良”的基调后。

  一个个官员都跳了出来。

  “圣人有言,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王安石竟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出此等违背天道,违逆祖宗,不恤百姓之言的歪理,不重惩不足以振朝纲!”

  “历来古圣先贤,能臣干吏谁不敬天法祖,谁敢违逆民意?王安石今日说出此话,明日便有可能造反,我大宋的士大夫官员中绝对不能有这种人!”

  “当下,整个变法司沆瀣一气,侍御史兼知杂事苏良私心作祟,意图引来民间舆论,减轻王安石罪责,实乃乱法之举。”

  “台谏失职,面对如此恶性事件,竟然不发一声,全体沉默,皆应重罚!”

  ……

  官员们唾液横飞,一个个挺着胸脯,从讲王安石、苏良之过,直接波及到了变法司和御史台。

  一刻钟、两刻钟……

  眨眼间,一个时辰过去了。

  官员们该说的都说了,该骂的都骂了,能找到的理由都找到了。

  一时间,大殿安静下来。

  官员们本以为苏良会反抗,台谏会发声。

  但两者全都稳稳站着,根本没有任何发言的欲望。

  这种感觉,就像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

  “咳咳……”

  这时,赵祯开口道:“台谏未曾发言,乃是朕之命令,因苏良的缘故,台谏官需避嫌。此外,此事与变法司无关,莫牵涉其他人!”

  众臣皆看出,赵祯此话明显在袒护苏良和王安石。

  但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不得不逆君上而行。

  夏竦微微皱眉,站出来说道:“官家,既然台谏要避嫌,那老臣建议,今日廷议,台谏官员除苏良外,也皆应旁听。”

  后面的臣子们同时眼前一亮,甚是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