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1章 全宋变法,从架空两府三司开始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1章全宋变法,从架空两府三司开始!

  正月二十七日。

  赵祯下诏,擢拔范仲淹为参知政事,集贤殿大学士。

  这是时隔五年后,范仲淹再次位列宰执官。

  中书规制变成了一相四参。

  而后,赵祯令群臣细阅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共同撰写的《论齐州变法总况书》。

  两府三司的主官、台谏官们还阅读了那一竹筐齐州变法总汇文书。

  ……

  二月初一,垂拱殿内。

  全宋变法第一次内朝集议开始。

  中书、枢密院、三司、台谏、学士院等主要衙门的官员,尽皆到场。

  王安石与司马光则是特招入内,当下二人未履新职,仍旧是州官。

  官员们各个兴奋。

  就连夏竦在入殿前都与文彦博和范仲淹聊了几句变法事宜。

  既然反抗不了,便只能加入。

  ……

  稍倾。

  赵祯大步走入殿内,群臣齐齐拱手。

  赵祯坐下后,面带笑容,开门见山地说道:“近年来,我朝苦不抑兼并久矣,佃户流民、造反剪径之徒不断增多,更有人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已到了不得不变之时。”

  “全宋变法之首策,理应是抑制田地兼并之策,而后再逐步实行青苗、免役、方田均税、农田水利、市易,均输六法,富国富民,众卿对此总策可有异议?”

  抑制田地兼并之策。

  即重新丈量土地,以田地质量优劣、田产数量划分等级,以不同级别,设置不同赋税额度。

  此举可逼得大地主阶级分田于民。

  减少贫民、佃户、流民,减弱贫富差距,以此维稳底层百姓,使得地方安定。

  丈量出来的黑户田地,从免税阶层流出的田地,皆能增加朝廷国库收入。

  富国富民,一举两得。

  此话刚落,参知政事张方平第一个站了出来。

  “官家,臣有异议!”

  “不抑兼并虽使得我朝出现大量豪绅地主阶层,将民间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但也并非没有益处。正是因为不抑兼并,土地流转入大量富户手中,才使得田地高产,很多无地之民以经商谋生,促进了商贸发展。”

  “臣担心,抑制田地兼并之策颁发后,虽能降低贫富差距,然田地产量恐怕会下降,此外,虽有官招商之策在前,但我朝商贸流动,势必下行!即使此策依旧能富国富民,但使得商贸流动减弱,非好事也。从长远来看,未来我朝的国库收入更依赖于商税而非田赋。”

  “臣认为,富国富民的同时,也应再立兴商之策,比如降低商税,以惠商贾。”

  张方平虽在三司使的位置上做得不长,但他比其他人更懂得商贸的重要性。

  这时,吴育站出来说道:“臣觉得张副相所言有理,臣建议在抑制田地兼并之策颁发后,将全宋商税至少降低一成。”

  “臣附议。抑兼并后本就不利于商贾,不对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