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 回 再战北大营_在战火中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冬的浑河已经结3、4指厚的冰凌。

  11月21日,天刚蒙蒙亮,参谋长李墨带领工兵营的40多名官兵和4名人民军海军蛙人乘坐两辆军用卡车,来到沈阳东塔机场南面浑河左岸大坝上,在一个转弯处停了下来,随后对这一河段两端进行了封锁。

  他们顶着“嘶、嘶”呼啸的北风,冒着严寒,敲碎这里100多米河面上的结冰,在冰冷的河水中打捞2个月前,被特1队隐藏在河底的那批毒气弹。

  他们用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打捞出了96颗毒气弹,之后他们把这96颗毒气弹先送回机场..

  经“两舰”上的防化兵对这96颗毒气弹的检验,这是一批航空毒气弹,弹头安装的均为瞬发引信。在河水中浸泡了两个月,无论物理和化学性指标均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对于使用的有效性没有丝毫的影响。

  这批炸弹分为4类,其中21枚炸弹头上涂红色标记的为催嚏性毒气弹。这种炸弹能麻痹血液中的氧气吸收功能,使人打喷嚏,流泪,可以在短时间内置人死亡;

  19枚弹头上涂有绿色标记的为催泪性毒气弹,这类毒气具有强烈刺激性,人一旦接触会流泪、咳嗽、头痛,重者痉挛、胸痛、呼吸困难后致死;

  23枚弹头上涂有黄色标记的为靡烂性毒气弹,人皮肤接触后,在两三个小时内,皮肤出现水泡,剧痛。如通过呼吸道会使人内脏全部发生功能障碍而死亡;这种毒气弹利于用在炎热的夏季或天气比较湿热的南方,人的身体裸露部分比较大时,效果比较好。

  33枚弹头上涂有褐色标记的是窒息性毒气弹,这种毒气沸点低,比重轻,便于短时间内在空气中扩散,使人窒息而死。

  检验完毕后,四名防化兵把使用效果比较好,比较适用与北大营地形和这时气候的20枚炸弹头上涂红色标记的催嚏性毒气弹和30枚弹头上涂有褐色标记的窒息性毒气弹悄悄的装上了由直-8直升机悬吊舱改装的投弹箱里。

  黄东东亲自检查了由他设计的投弹箱,并接好了投弹箱控制引线。

  晚上8点,沈阳东塔机场冷风砭骨。一架直-8直升机的旋翼“呼哧”一声开始转动,令即将登机作为这次炸弹直投,投弹观察员的王飞虎、高志航不由得心跳加速。这不仅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乘坐这种向大蜻蜓一样的直升飞机,还有这次任务的特殊性。

  王飞虎无不担心的对王骁勇说:“司令员,这东西东北军一九二七年就用过,效果不是很好使。我记得当时晋军第四师师长傅作义率军轻取重镇涿州,奉军反攻,展开了三个月的围城战,久攻不下,最后就想动用这东西,可是没能拿下涿州不说,反而给奉军自己造成一定损失。我们这次试用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