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章 瞒天过海 (三十)_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项时,梁远、熊伟信、宁雷三人之间爆发了极为激烈的争执,出身陆军的熊伟信除了管子的口径啥都不信,空军的宁雷能好一点,对新技术新方向半信半疑,为了说服这一个半火力不足恐惧症的深度患者,梁远差点崩溃掉。

  为了拿出有力证据梁远甚至连先知都客串了,断然下结论北边的邻居浪不了三年,装甲铁骑在华北平原或者西伯利亚荒原上的大规模混战,梁远有生之年是肯定看不到的。

  虽然目前唱衰北边的人有很多,遍布着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岸,但就对宁雷和熊伟信的影响力来说,其他人加一块都没有梁远来的大。

  战无不胜光环和梁远在电子领域近乎预言一般的精准判断力终于说服了宁雷和熊伟信二人。

  共和国忽视掉北边的敌人之后,大岛问题就成了最为扎眼的存在,如果事情到了最糟糕的那一步,解决大岛问题的关键除了海空之外,就是陆地上的城市攻坚或是治安战了。

  以未来的眼光衡量,城市攻坚战或是治安战,以无人机和无人武器站为代表的全新网络火力装备注定会成为战场的主流。

  有限的加强单兵火力在无人装备的巨大优势前几乎没有任何意义,未来太平洋对岸所进行下去的陆地勇士计划改良版,也把网络和控制放在最为关键的位置,梁远不可能明知道前方是坑还会跳进去一次。

  最后,梁远用未来战争肯定是像打游戏那样非接触就能杀死敌人的前景,暂时性的勉强说服了这两位,条件就是梁远得在规定的时间段里,先做个能完整表达梁远所言的像打游戏一样杀死敌人的游戏,然后还得陆续拿出自己描述的无人机、无人武器工作站等装备。

  整个计划由于过于庞大的缘故,采取了从基层起步,小步快跑的方式进行建设。

  先搞定单兵电台和连排级之间的小范围通信,视项目的顺利程度次序向着营旅级,军区级,海陆空无缝联合,卫星全球传输定位这几个标志性层次进化。

  项目最终将达到任意一个被赋予权限的93军前沿士兵,都能视战场情况呼叫集团军内部所装备的所有武器包括战术导弹体系,只要情况必须,身为最高指挥官的宁雷也能联系到任何一位身处战区的93军官兵。

  整个数字尖刀计划的完成年限是十五年,但全球卫星导航体系的完善不在计划的规划之内。

  目前,翁承基手中的这套设备属于彻底的实验室产品,不过手台的指标是相当高,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单兵类电台是太平洋对岸于86年装备的prc126手持电台。

  该电台的通信距离为3-5千米,首次放弃了旋钮调谐,采用了类似未来直板手机的背光显示+键盘按键的配置方式,目前已经成了国际战术无线电的先进标杆。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