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八十章 你大哥能走路了_我:大明战神朱祁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泪又流了起来。

  要不是没自己讲话的份,她非得撕心裂肺嚎上一嗓子“我可怜的儿啊。”

  张辅一脸的震惊之色。

  他实在是无法想象这种画面。

  每日操练,严苛的生活,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甚至……还要读书。

  张辅觉得有些不可置信,于是道:“读书?懋儿我问你,平日读的都是什么书?”

  你不是说成日在读书吗?那我问一问就明白了。

  张辅则泰然自若地道:“回父亲的话,副山长说我等初入学堂,理应学兵法之道。

  不过陛下说孩儿等人日后都是统兵之人,天生负有保家卫国的使命。

  既然要保家卫国,就须得知道何为家国,何为仁义礼智信,所以陛下先让我等学念四书五经,修身明心,一步步来也不迟。”

  虽说动不动说明清程朱理学泯灭人性,但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讲,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这玩意,真的好用啊。

  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是文臣监管武将,即便是外出领兵,都是以文臣为首,节制诸将。

  比起武将,文臣造反的可能性就小了许多。

  多数武将是大字不识一个,那些个纲常伦理对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来说,约束力几乎不在,他们只知道拿刀子砍人,秉持着有兵就是草头王的这条原则。

  这一点,局势越乱越能见得分明。

  百年之后的明末乱局,面对中枢江河日下的威信,各地的总兵们开始将朝廷的旨意当做屁一般了。

  比如李自成东征的时候,崇祯皇帝发出天下勤王诏令,虽有黄得功,周遇吉之流为国死战,但绝大多数,当时有头有脸的总兵军镇们,如吴三桂,左良玉,刘泽清之辈,各种推脱借口,要么说路远不及,或者无钱行兵,索要百万饷银,最后坐看王朝覆灭。

  其中吴三桂距离京师不过百里,直到京师失陷,才堪堪走了一半,听闻消息之后,立马掉头赶回山海关。

  来的时候是一步三回头,倒是退回山海关时飞快的很。

  而文臣受纲常伦理明显要比,的确能让皇帝用的放心的多。

  比如崇祯十六年的孙传庭,在明知出潼关就是九死一生,还是选择出关与贼决战。

  比如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收到勤王诏令第一时间就率军北上,虽说能力有限,多方因素之下也没个什么卵用……

  不过还是看得出,程朱理学浸染下的文臣,的确用的要比纯粹的武将放心。

  所以为了自身,朱祁镇自然是先在讲武堂中讲学四书五经。

  不为什么科考取仕,只为用这让他们清楚,君为臣纲,给自己卖命。

  不过……张辅还是有些不相信!

  他决定继续试一试,于是故作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道:“即是这样的话,懋儿在学堂学到哪了?论语可是读过了?”

  朱氏在一旁,心里有些埋冤张辅。

  孩子才刚刚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