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132章 出关征战_大明第一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到一刻钟便回到了营地,樊忠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了巡守的卫兵后,径直提步朝大帐走去。

  佘琳和岳修诚等人也紧随其后,快步跟上樊忠身形,进入了大帐!

  “樊将军,到底怎么了?”

  一进入大帐,身为参将的佘琳对忍不住开口,向樊忠问道。

  樊忠闻言,转身看向佘琳和岳修诚六人,虽然岳修诚等人没有问出口,但很显然,他们心中有着和佘琳一样的疑问。

  “你们本是江湖人士,官场上的事你们并不清楚,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

  只见樊忠一脸慎重的看着佘琳等人,道:“离京之前,皇上曾密召本将觐见,令本将多注意边镇的将领和镇守太监,看他们是不是有卖国通敌之嫌!”

  “将军,这不可能吧?”

  众人闻言面色不由一变,岳修诚更是眉头微皱。

  “难道将军怀疑……”

  佘琳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樊忠。

  樊忠点了点头:“没错!”

  “可皇上是怎么知道的?”

  佘琳登时惊住了,先不说朱祁镇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北京城,而且还是个年仅九岁的孩童!

  “这本将就不知道了!”

  樊忠摇了摇头,猜测道:“或许是国情司、又或者是国安司,亦或者是曹俭将军上奏的,皇上也没说!”

  “……”

  众人顿时无语。

  岳修诚问道:“将军,您要报给皇上吗?”

  “嗯!”

  樊忠点了点头,然后径直坐到大帐唯一的书案后,拿起一份空白的奏折便开始书写起来!

  将他今天在大同的所见所闻和席间发生的事都一五一十的写了上去,包括郭敬打听他们出关目的的事儿也写了上去,但却并没有写他的猜测。

  在樊忠看来,他只是一个武将,只需要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上报给皇帝就行了,皇帝自然会有自己的看法,若他将自己的猜测写上去的话,难免不会影响到皇帝的判断,甚至会让皇帝觉得他有其他的目的。

  对于朱祁镇,樊忠从未小觑,这不仅仅是因为双方天然的身份差距,更多的还是因为樊忠对朱祁镇的了解,知道朱祁镇虽然年幼,但心思却非常深沉。

  别说他区区一介莽夫了,就算是朝中那些宦海数十年的文武重臣,也同样猜不透!

  樊忠等人只在大同城外修整了一夜,第二天便率军由大同出关。

  一路向北,让在城墙上目送的郭敬和曹俭等人暗自心惊不已,以为樊忠领着不过五百余人的军队就敢深入蒙古草原。

  郭敬一脸复杂的看着樊忠等人离开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

  一旁的曹俭见此,不由开口安抚道:“郭公公不必忧心,樊将军此去定然大胜而归!”

  郭敬言不由衷的面带强笑,连连点头:“那是,那是!”

  曹俭见此,不由向郭敬躬身拱手一礼,道:“郭公公,在下就先行告辞了!”

  郭敬微微躬身,笑道:“曹将军请自便!”

  曹俭看了郭敬一眼,便转身离开了,只剩下郭敬满心忧虑的站在城墙上,看着樊忠等人离开的方向。

  七月二十八日,上午,乾清宫。

  朱祁镇刚刚下了早朝回到乾清宫,年仅五岁的万贞儿便在一众精锐羽林卫得护卫下来到了乾清宫,然后独自进入乾清门,径直来到了乾清宫正殿。

  进入殿中,万贞儿便看见了刚换好衣服从内殿中出来的朱祁镇,便将一份奏折举过头顶,奶声奶气的对朱祁镇道:“皇上,情报分析处的最新情报!”

  朱祁镇接过奏折,翻开一看,赫然是樊忠进入大同后和郭敬及大同众将领同桌饮酒的情报。

  奏报非常详尽,席间有些什么人,用什么语气说话,说了些什么,期间有些什么人经过,等等等等,详细到有多少桌椅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