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八章 扯四门的运用,必须恢复_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敢,不敢偷闲呐!”

  “倘若南蛮乔改扮,”杨延辉(裴琰之)一招手,喊道,“马来!”

  马夫赶紧上前来,将马鞭递上,杨延辉(裴琰之)接过马鞭,一抬腿,就上了马,往前走了两步,眼看着就要出了关门了,他扭过头来,脸上带着嘲讽的笑容,开口唱道,

  “无有太后的金鈚箭莫放他过关!”

  这不就是得了便宜还要卖乖的典范吗?

  等到杨延辉(裴琰之)打马下台之后,两位国舅也是来到了下场门的台口观望了一阵。

  “过关的人儿好面善!”

  “好像是木易他过了关。”

  “番儿与爷关门掩,”

  四名辽兵走过来,将雁门关的大门掩上,下台去了。

  两位国舅也是往台下走去。

  二国舅落后了一步,回过头来,唱道,

  “我见了老太后细说一番。”

  这是要去告状的节奏啊!

  接下来的一折乃是“巡营”。

  杨宗保出场,这位杨宗保的扮演者,正是小生表演艺术家姜妙香的重孙子,姜凯。

  姜妙香是姜派小生的创始人,当年他跟梅兰芳先生合作了近半个世纪,基本上梅兰芳先生的全部戏目中,不管是新编的,还是梅派的传统戏里,姜妙香都在里面塑造过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就像这一出《四郎探母》里,姜妙香的杨宗保“扯四门”的西皮唱段,经他演唱后,成为流传至今的名唱。

  但是,现如今的京剧界,基本上已经把这个“扯四门”给省略掉了,只保留了唱腔唱段。

  什么叫“扯四门”呢,其实就是演员在台上唱的时候,边唱边走,由上场门的方向,走到舞台中间,再从舞台中间走到下场门的方向,然后再从下场门走到舞台的中间,连续换了四个方位,这就叫扯四门。

  因为这一折的名字就叫做“巡营”,杨宗保是骑着马在营中巡查,而且不光是杨宗保要扯四门,他后面跟着的四名兵士也要跟杨宗保的动作而跟着移动。

  但是现在很多的名角儿在演这出戏的时候,在这里,都是四个兵士站在杨宗保的身后,而杨宗保就拿着马鞭,站在舞台的中间,一动不动的唱戏。

  这样就失去了这折戏的本意了,跟折子的名字就对不上了,谁家巡营是站着不动的啊。

  所以,这一次,裴琰之和姜凯讨论了一下,还是要恢复当年“姜圣人”表演时候的方式,用“扯四门”的方式来表演这一段戏。

  千万不要小看“扯四门”这种表演的方式,因为这是京剧舞台上一种特有的存在。

  众所周知,京剧舞台上,全都是无实物的表演,在时间,空间上自由处理,是非常的灵活,这是大家公认的。

  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这就是京剧能够表现出来的方式。

  而扯四门这种方式,就是表现了人物的空间感。

  像杨宗保巡营,一边唱,一边走,表示了他在巡营。

  还有一个典型的扯四门,就是《武家坡》,薛平贵的出场,也是一边唱,一边走,因为他是从西凉来到了武家坡,几句唱,就说明他已经走过了万水千山。

  这种方式怎么可以删除呢,这是对戏曲表演的一种伤害,应该予以恢复。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