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一章 焚烧良田,诱敌出战_大明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七月十日开始,沈浪才率领大军姗姗来迟,陆续兵临塔山、松山、锦州。

  这里一线是当初大明精心打造的宁锦防线,就是为了抵御满清的步步紧逼。

  可随着松锦大战的惨败,大明倾国之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除了孤城宁远,大明在关外的城池悉数被占。

  这一战,可以说是大明永远抹不去的伤疤。

  如今,大明精锐又重新打回来了,只不过满清却利用这些坚固城池来抵御大明精锐的前路。

  几年前的松锦大战,大明精锐十三万,满清精锐十一万。

  现在,沈浪率大明精锐二十万,满清却只有不到五万,兵力相差悬殊。

  倒不是满清无法聚集更多的兵力,而是多尔衮没有做好与沈浪决战的准备,也不想与沈浪在松锦一带决战。

  所以,他不敢倾巢而出,能给济尔哈朗四五万的兵力已经是极限。

  正因如此,济尔哈朗只敢据城而守,不敢出城与沈浪在外野战。

  沈浪将大军分成几部,任命刘文秀为攻击塔山的主将,率军四万五千围城。

  任命吴三桂为攻击松山的主将,率军五万三千围城。

  任命李定国为攻击锦州的主将,率军五万八千围城。

  同时,任命周遇吉为东路军主将,率领两万两千骑兵从松山和锦州之间穿过,绕过广宁右屯卫直接深入辽东腹地。

  而这两万两千骑兵,其中有一万两千是勇卫营,五千是关宁军,另外五千是抽调的其他精锐。

  可以说,周遇吉率领的这支军队,是沈浪这支大军中精锐中的精锐。

  居然冒险深入辽东腹地,自然是沈浪有更大的图谋,那就是尽可能的毁坏建虏的所有作物。

  这也正是沈浪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辽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辽东的作物成熟时间大概就在七月底到八月初左右。

  若是粮食还未收割就被毁了,那对满清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粮食可都是在城外,若是想保护这些粮食,那么就必须出城阻止周遇吉的行动。

  这虽然不是围点打援,但与围点打援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大凌河、广宁右屯卫等城池的建虏虽然看到了周遇吉的行动,却不敢盲目的出城阻止,因为他们知道明军的目的。

  若是盲目出击,不但无法阻止周遇吉的行动,反而还会中了圈套,得不偿失。

  于是,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片片良田起火,即将成熟、等待收割的粮食纷纷被毁,气急不已,但又无可奈何。

  周遇吉毁了广宁一带的作物之后,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继续率军深入,与后方大军越来越远了。

  大凌河、广宁的建虏守军本想趁机截断周遇吉的粮道,却是震惊的发现,周遇吉的后方压根就没有粮道,没人给他们提供补给。

  在辽阳得知消息的多尔衮,愤怒至极,他没想到沈浪如此大胆。

  “这沈浪如此得意忘形,仅派两万兵力就敢直入辽东腹地,连后勤补给都不管,简直不把我大清放在眼中。”

  随即,多尔衮任命亲兄弟多铎为平远大将军,率军六万出辽阳,入海州,主动迎向继续向辽东腹地深入的周遇吉。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