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3【百事可乐在崩溃】_重生野性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说,管理、营销和渠道都一片混乱。

  原则上,百事可乐在中国的厂子是划区的,一个区的产品不能卖到另一个区。但中方投资人为了赚钱,可就不会顾及那么多,比如西康合资公司是百事在中国的最大灌装厂,西康生产的可乐居然销售到东北。而东北的股东和地区经销商就不乐意了,于是各种促销变相打价格战,经常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来。

  而且为了扩张渠道,当年全国的合资厂商联合起来,把百事可乐的渠道返利提得很高。加上营销管理上的混乱,百事可乐在中国三分之一的合资企业,陆续出现亏损情况。

  被授权灌装的厂子更搞笑,这种灌装厂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只购买百事可乐浓缩液进行生产。于是他们就开始搞歪门邪道,购买本土的杂牌可乐浓缩液,灌装之后贴上百事可乐的标签进行售卖。

  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中国突然政策松动,说可以在中国独资建厂了,百事可乐怎么还按捺得住?

  至少西康省的合资公司必须掌控,因为那是百事可乐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贡献了百事在华利润的30%以上。

  用不了多久,百事就会把西康合资公司告上法庭,由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法庭进行判决,中方因“不配合检查”和“跨区销售”败诉,百事公司趁机掌控了西康合资公司。这桩官司被称为“中国加入WTO第一仲裁案”,其实中方的罪状并不属于违约,百事公司是钻了当时中国的法律漏洞。

  五年之后,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涉事官员被捕,就是此人提出把案件交给瑞典法庭仲裁的!

  不管怎么说,百事公司的独资进程,让百事可乐更加混乱不堪。

  唇亡齿寒,兔死狐悲。

  西康合资公司的悲惨遭遇,让盛海合资公司内心发凉。这是百事可乐在中国的第二大生产基地,盛海的中方投资人直接联合15家百事灌装厂,召开新闻发布会跟百事公司对刚。

  双方把狗脑子都打出来了,搞得满地鸡毛,百事可乐的市场占有率一落千丈。

  此后数年,百事在中国的合资公司都不怎么赚钱,甚至一半以上陷入持续性亏损。中方投资人纷纷选择退出,百事可乐顺势出钱接盘,就这样以两败俱伤的方式逐步独资化,从此百事可乐的中国业务渐渐转好。

  而可口可乐就要稳得多,在中国只有四大合作商,即中粮、太古、嘉里和中国国际信托。其中,可口可乐和中国国际信托的合资公司,专门生产雪碧和芬达,并不涉及可乐产销业务。

  嘉里再过几年就会被可口可乐给甩掉,中粮也会陆续卖厂给可口可乐。若非后来中国碳酸饮料市场急速萎缩,估计可口可乐还会完全甩掉中粮和太古,最终实现在中国业务的完全独资计划。

  “我准备来个全国性的可乐大促销活动。”杨信贼兮兮笑道。

  宋维扬说:“完全可以,就算不能一拳把百事打死,也要把百事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这就叫,趁他病,要他命!

  喜丰公司的反应速度最快,接着可口可乐也来插一脚。双方都趁着百事的内乱,疯狂促销蚕食市场份额,几个月时间就把百事搞得欲仙欲死。

  而百事总部依旧死不悔改,宁愿巨额亏损、销量锐减也要寻求独资——因为中国业务实在太混乱,百事不独资不行,这等于是在割肉去脓,三五年之内别想缓过劲来。

  等到今年秋天,有机构统计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份额:可口可乐公司为%,喜丰公司为%,百事可乐公司暴跌到%,健力宝只剩下%,还有10%的市场被各种杂牌子瓜分。

  彻底变天了!

  按照另一个时空的轨迹,只有等百事合资公司严重亏损,百事中国趁机接盘独资之后,疯狂请明星打广告才能重新站稳脚跟。

  但喜丰会让百事中国活过来吗?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