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7章 洪承畴登场_大周内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对她说:“这机器的图纸是孙儿在顺义皇庄时亲自画的,一开始画得不怎么样,是徐先生和几位西洋人帮忙,最后制成这样一台机器,具体的使用在皇庄时已经反复测试,肯定比以前的纺纱机要好一些,但还是没有太大的进步,需要太妃和纺织厂的工匠使用时再琢磨,提出需求和设想后继续改进。”

  公孙剑当然知道“珍妮纺织机”,知道它是工业革命开端时的标志性发明,也知道一些基本的原理。但公孙剑毕竟能力有限,画图纸也是在原有纺纱机的基础上,大概的提了一些想法。

  是徐光启和众人在后面帮忙,一起琢磨纺纱机的改进思路,最后造成的这台机器最多是半成品,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即便如此,通过测试显示,新纺纱机的工作效率比以前提升了三四成。

  不要小看这三四成,至少代表一个崭新的开始,公孙剑已经知会徐光启,一定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针对江南纺织厂的机器做更深层次的研究,机器的工作效率提升几倍,他们的薪资待遇便提升几倍。

  刘太妃已经测试过了,的确如同皇帝所说,只要操作熟练,新机器干活更快,运行的更平稳。但是,与织布车间的“飞梭”相比,纺纱机的进步还是慢了,仍然存在这边拖拖拉拉的纺纱,那边一会就织成了布,两者在速度上差别太大。

  公孙剑挽着刘太妃的手,告诉她:“以后会一致的,甚至可能纺纱太快了,太多的纱堆积,需要再提升织布的速度。两者互相促进,江南纺织厂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布匹的制造成本会越来越低,便能靠价格抢占更大份额的市场,甚至是海外市场。”

  刘太妃听皇帝提起很多次“海外”,来到松江后去过新建的海运码头,看起来皇帝的决心不小,江南纺

  织厂不止是国内纺织领域的龙头老大,还会走向世界。

  祖孙俩到了休息的房间,7_k果和茶水早有人准备好,他俩处于最中心,周婉言等人稍稍靠外,其余人在门口候着。

  刘太妃虽年纪不小,头脑仍旧清醒,她知道公孙剑辞行江南的主要目的。

  “事情如此的棘手,陛下却有时间先来松江,恐怕又让那些官员猜不透了。”

  公孙剑回答:“那是他们没有好好猜,如果认真点,肯定知道孙儿首先来的是松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刘太妃点点头,对于皇帝南巡这一路上的蹊跷,她是心知肚明的。

  皇帝刚离开北京时,状态是急匆匆,他在表明一个态度,对江南奴变的重视,对那些捣乱者的提醒。

  到了运河的山东段,皇帝每个城池都要停留,甚至还折返回去走一段,除了在各处遇到的不同事件,更多的是在等待,还没有到处理奴变最佳的时机。

  在淮安时,那是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