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五三节 修复专业_大时代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修一座水库加上水电站,那怕人手足够,也需要至少两年时间。

  眼下,主体工程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一处临时的排水水道,装了一套旧的设备,供应着这里的用电。

  再往里走,就没有什么路了。

  拖拉机在天气好的时候勉强能走,白昊的眼镜蛇是肯定不行的。

  小龟,也不行。

  小龟就是城市用通勤工具车,严格意义上根本算不上一辆合格的车,小龟二代才勉强算是车。

  往山里再走五里。

  这里依旧还是水库的上流,水库的水用专业的术语来讲,叫南山支流,这里有许多小水脉汇入了石砭峪水库上流二十多公里长河道中。

  在一处河道上,这里有一处防火站。

  而后,一条长长的钢索越过河道,到达河对岸。

  这里没有路。

  钢索是九厂架起来的,往沟里走还有一处很小的码头,码头上有船。

  仅就这两种方式,可以对河对岸。

  其余的地方过不去。

  就算绕道几十公里,达到对岸因为山林、沟崖等,也没办法轻易到达河对岸那边山。

  以前的路,一次山体滑坡把五里长的山路给埋了,便再也没有路了。

  想从山里过去。

  山里的老猎人或许可以,但普通人绝对不行。

  更何况,那边的几条山路都有人守着。

  龙窝。

  这不是白昊给起的名字,是千百年留传下的老名字。

  至于为什么叫这个,白昊不知道。

  连当地人也说不清。

  或许是因为险要。

  白昊为什么要来这里呢?

  这里连块牌子都没有,山间有个小水塘,水塘旁挂着一块小木牌,育龙池。

  育龙池的牌子是九厂挂的,名字是投票取的。

  从小水塘过去,有一个山洞。

  进了山洞,里面别有洞天。

  人工建筑。

  肯定比白昊的年龄大。

  这里有不但有天然的通风条件,还有人工的通风装置。甚至还有供暖设备、浴室、宿舍、篮球半场,乒乓球台,一個羽毛球场。

  有食堂。

  食堂排烟设备都作过处理,外面是看不出来的。

  白昊在门口接受检查。

  就算是他,也一样要接受检查。

  不相关的东西,比如车钥匙、传呼机什么的,这里有专门的人负责保管。

  然后,还有换衣服。

  换了衣服之后,白昊走进了内部区域。

  最先看到的是堆成山的书。

  这些书比白昊的年龄都大,是九厂的人跑遍全夏国收集到的书。

  重点是,夏国语与毛熊语的字典,然后是毛熊语的工具语,其次才是毛熊语的技术书籍,最后还有一部分文学书籍。

  这里,便是六所大学联合设立的,古籍修复专业。

  老师,自然是来自六所大学的,以及帝都与京兆外语学校,精挑的几名毛熊语老师。

  学生,来自京兆西大历史系,他们学的是真正的古籍修复。

  以及,外语系毛熊语的研究生级别学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