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六章 非赵氏可比【求订阅】_长风万里尽汉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告身,乘坐马车就直往沧州去。同时,内阁也发出一道文书,招小旋风返回益都,陆谦会给他两个选择,其一是挂礼部侍郎衔前往高丽,驻节江华岛,总督高丽事物,与水师兵力向东。

  说真的,这沧州口子一开,未来时间里定然后有大批难民流入。这可都是最好的劳力,如此完全可以把大批的战俘节省出来,不停地向佐渡岛进发。甚至那战俘中都可以选出一些人来,作为仆从军,随同梁山军与日军厮杀。

  其二就是留在益都为官。现成的差事便是迎亲使。随后有的是高高在上的位置来安置他。

  讲真,陆谦现下并不认为柴进的身份会有甚妨碍,但这身份也必然会限制柴进在新朝的发展。没办法,中国就是这样的理念。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六月底。首批从高丽返回的将士,已经回到登州。该是老天庇护吧,一遭海路走来,损失微乎其微。这些粮食被陆谦直接运到沧州。

  小李广随船队返回,豹子头则还在江华岛上坐镇。此番船队再驶去高丽,就将满载战俘了。

  宋江已经在沧州任上,泥沽寨也立下了演武场,可以说是准备就绪,只待将消息投去北地。而这期间还多出了个小插曲,却是陆谦叫人种下的棉花成熟了。

  在齐鲁大地上,棉花是一种新鲜玩意。早前只有陆谦在水泊梁山上栽种,他很想大举推动棉花种植,但这种强制种植的事儿,在统治根基没有夯实之前,在信任度还没彻底建立前,还是少做为妙。况且他手中也没那般多种子。

  如是,他的选择就是在每个县都种上一片,然后大张旗鼓的收摘,要保证叫所有百姓都体会到官府对这些白棉花的重视。而后再传播出消息,言明那价格比丝绢都要贵的吉贝布,便就是棉花所织造。

  高仅数尺,二三月下种,秋生黄花,其实熟时,皮四裂,中绽出如绵。这就是棉花,绝不是中国早有的木绵。虽然此物在岭南已多有种植,亦号之“木绵”也。然此木绵绝非彼木绵。且这数量到底是少,虽然形成风气,可仅限于岭南。不然这棉布在北宋如何会那般昂贵?

  后世经朱洪武的大力推广,靠着官府威势,明朝开始,才得以叫棉花广播天下。陆谦现在却是用金钱红果果的引诱之。

  因为他现在有钱有粮,经济情况大大缓解,这棉花最初的用意便也不那么重要了。

  就像他当初叫人用金钱打通琼州的一切一样,足足用了大半年的光景。那时候他就钱粮不缺。

  现如今,中国的棉纺技术最先进之地,不在岭南,而是在琼州。当地的黎锦,当地的吉贝布,乃是中国棉纺之源地也。黄道婆都知道吧,她“学艺”之地就是琼州。

  彼辈黎民,人数不多,却也有生熟之分。一切金钱开道,陆谦派人之人又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