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威名赫赫种家军_水浒大寨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国主李元昊与名将野利遇乞、野利旺荣兄弟君臣反目,智除野利家族。为北宋除去大患,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三国中的蒋干中计。

  种世衡有八个儿子,第二代种家将就是种诂、种诊、种谔三人,世称“三种”,均为宋朝大将,颇有战功。种谔曾以计迫降西夏名将嵬名山,得民一万五千户,降兵万人。又以鄜延经略安抚副使,节制诸将于米脂城外无定川大败西夏军八万,斩首八千级,生擒西夏大将七人,俘获士兵、物资无数,打出了“种家军”的威名。种谊是种世衡的小儿子,好读书,治军严。用兵谨慎,临阵对敌无把握不战。一次西夏军队进犯延安,种谊统兵出战,敌闻风而逃。当地人说:“得种谊,胜精兵二十万”。(林元帅才抵得上三个师吧!)

  种师道则是第三代种家将,少时跟随大儒张载求学,做过推官、通判等文官。因“议役法忤蔡京旨,换庄宅使、知德顺军”。其文武全才,见识广博,用兵老成持重,对镇边、攻辽、抗金等军事行动见解独到,是北宋末主战派的核心人物。宋徽宗多次将其招入朝廷,询问边关事宜,并赐予袭衣、金带。宦官童贯手握重兵,炙手可热,见之者皆行大礼,独种师道以常礼待之,童贯深以为憾。

  种师道虽然位高权重,却平易近人,起身扶起王伦和王进,然后说道:“老朽多谢两位相救家人之情!”

  说罢种师道还要行礼,王伦和王进哪里能受这个,连忙躲过。“经略相公折煞小子了!”

  见王伦和王进不受,种师道也不固执,回身做到了椅子上。种师道目光在王伦和王进身上来回变换,缓缓道:“当真是英雄了得!”

  夸赞了一句,种师道抬手示意王伦和王进坐下。“坐!”

  “谢过相公!”王伦和王进规规矩矩坐下,双手按膝,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种师道从种浩那里知道王进想要从军,于是问道:“听小二说,两位皆勇冠三军,不知自料能敌人几何?”

  王进原本来投种师道,还想着走他麾下偏将的路子。没想打救下了种浩,今日直接见到了种师道本人。克制住自己心中的激动,王进缓缓答道:“小人以为勇不足恃也。用兵在先定谋,谋者胜负之机也。故为将之道,不患其无勇,而患其无谋。今之用兵者皆曰‘吾力足以冠三军’,然未战无一定之画,已战无可成之功。是以上兵伐谋,次兵伐交。”

  种师道问话本就是想试探王进的本事,这时听了连连点头。这次王进有了种浩的推荐,且英雄了得,从军不难。但是种师道必须知道他的本事,量才而用,这才不是本心。原本种师道以为王进勇力过人,做一都头足以。这时听了王进的话,心道这人可为指挥。

  有心在试探王进一二,种师道再次问道:“延安府边塞之地,战事不断,你若是为将,如何带兵?”

  刚才种师道问王进能对敌几人,有把王进当成武夫的轻视。如今问题换成为将带兵,可见对于武举十分期许。

  王进也感觉到了种师道态度的变换,慨然说出了一番诀窍。“莲花帐内将军令,细柳营中天子惊。安营扎寨,高防围困,低防水淹,芦苇防火攻,使智谋调雄兵,传令要齐心。逢高山莫先登,见空城不可乱行……”

  种浩平时跟随种师道学习兵书战册,总是力不从心,学的一知半解。如今听了王进的口诀,只觉得醍醐灌顶。好些以前不明白的事情,都在脑海中清晰起来。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