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友谊2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埃。一辆由托洛斯基乘坐。他将驶向东面的喀山,率领红军以抵挡捷克军团和白匪军往西进攻莫斯科,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另外一辆专列里坐的就是斯大林同志,他将前往南方的北高加索、顿河流域,以求将那里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往北方。

  粮食和战争一样,同样关系到苏维埃政权的生死存亡。缺少粮食,城市的工人将再一次暴动,并且更可怕的是。如果收集不到足够粮食――按照《布列斯特和约》附件的要求,除赔款外。从1918年11月15日至1920年3月31日,俄国政府必须向德国提供价值十亿马克的商品和粮食。

  历史上等到1918年11月15交付商品和粮食时,德国已经提前四天战败了。此时,之前只敢在托洛斯基收复喀山时喊‘世界工人革命万岁’、其他时候却只强调要等到‘国际革命无产阶级援助到来’的列宁,才算大大的松了口气,再次兴致勃勃的提起‘世界革命’。历史已经改变。德国绝对不可能在11月15日之前战败,苏维埃政府最少要按照合约支付一年的商品和物资,不然,德国将再次开战。

  列宁同志和他的战友们惧怕德军再次进攻,因为这将扼杀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在他被刺前的耶稣历七月。因为不同意布尔什维克农村政策(特别是粮食政策)和反对《布列斯特合约》,企图重新挑起战争的社会革命党左派刺杀了德国驻俄国大使米尔巴赫,托洛斯基当即以军事人民委员会的名义签发了一道命令,并在第二天怪异的登载在《消息报》上,试图以此澄清布尔什维克的立场;列宁则和斯维尔德洛夫以及齐切林一起,立即赶往德国大使馆登门道歉――作为国家元首来说,这完全是破例的行动。

  德国大使被企图挑起战争的阴谋左派党派刺杀,布尔什维克就紧张如斯,那要是今年冬天无法获得足够的商品和粮食交付给德国,让德国百姓再一次经历死人无数的蔓青之冬,哪列宁同志又该如果赔礼?

  乌克兰地区、伏尔加河沿岸已无粮可征,带着四百名红色战士(其中包括一百名拉托维亚神枪手)和一个仰慕革命英雄的十七岁小萝莉急急南下的斯大林同志完全明白粮食对苏维埃政权维系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只是,顿河方向同样无粮可征,那里不光有白军,还有德国人支持的顿河军政府首领克拉斯诺夫,他使斯大林止步于察里津(今伏尔加格勒);这是西面,而南面,按照《布列斯特合约》,俄国需要撤出阿尔达罕、卡尔斯、巴统等地,因为这些地方已割让给了奥斯曼土耳其,几个月前英军虽然占领了巴库,可很快就被土耳其军队赶走,这同样意味着斯大林无法前往北高加索。

  只在察里津根本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