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文艺的政治性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虞教授话题一转。

  林晓光就很无奈,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打趣,一些人他可以直接怼回去,余主任夫妇却不行,总得捡好听的回答。

  “这还不是国家的政策好,要不是查全性教授建言,邓公恢复之前的高考招生制度,我家里就算几个孩子学习再好,也没有这上学的机会,还是得感谢党和国家。”他很诚恳,心里也很感激。

  “是啊!”虞教授也是感慨不已:“还是国家政策好,我们这些老家伙,说不定还在哪呢!”

  “在孩子面前,说这些干什么?”余主任瞪她一眼。

  虞教授自知失言,也只是微微一笑。

  “小光,我看了青年文摘样稿,如果没猜错的话,你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是吧?”她从旁边拿过一个月前送来的样稿。

  “被您看穿了。”林晓光害羞一笑。

  “说吧,你是怎么想的,随便聊聊,不要有压力。”虞教授大胆鼓励。

  面见系主任,这可是不可多得的机会,林晓光重生有些日子了,见过的官,还是常A县革委会李季成副主任,再就是赵子瑜她爸,最后就是眼前有着行政级别的清华人文系主任。

  在眼前的时代,想做一点影响比较大的事,没有一定级别领导的首肯,还真不行。

  “我是这样想的。”

  那个谁说,学生是可以犯错的,既然虞教授鼓励,林晓光也只好大胆地说:“清华和北大一直处于竞争地位,不是你高就是我低,清华文学社相对北大五四文学社,虽然历史更久远,但因为理工科院校的劣势,实力比不上后者。”

  “所以,想要恢复清华文学社昔日的荣光,就必须实行弯道超车,眼下全国文联贯彻落实双百方针,就是一个好时机,错过这个机会,可能就没有以后了……”

  林晓光说得很沉重,这让余主任也是紧皱眉头。

  虞教授却笑着打趣:“小光,你很关心时政嘛?全国文联会议都知道。”

  林晓光嘿嘿一笑:“教授,要是没有这次的会议决议,我哪敢向主任提出这样的章程。”

  “你怕不止是想做社刊吧?”余主任摇摇头。

  “主任慧眼如炬,我是先打算做成月刊,后期看情况再做成半月刊的。”林晓光小小拍个马屁,然后才娓娓道来。

  “《青年文摘》,第一步的任务,是扬名北平各大院校,成为高校社刊领域的第一名,以既定事实力压《未名湖》一头,第二步,是依托北平这个全国文化中心,将《青年文摘》的影响力扩大至全国高校,乃至全国中学,到那时,清华文学社自然能超越五四文学社。”

  林晓光雄心很大,在《读者》和真正的《青年文摘》还没问世之前,就想做这个领域的NO1,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说服余主任。

  “就知道你有大动作,果然被我猜中了。”虞教授摇头失笑。

  余主任却没笑,眉头紧锁,显然在思考,过一会儿,才说道:“你这个想法,很有创造性,不过,先不说后面,就说前面,能不能成为文学社刊领域的第一,我觉得问题很大。”

  “主任。”林晓光只好再次解释:“我是这么想的,五四文学社还在搞小众文学,对大众文学不屑一顾,文联会议不是说,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所以,清华文学社就要搞大众文学,立足于人民,我们小米加步枪,一定能打败五四文学社的飞机加大炮。”

  他说的有趣,虞教授顿时乐不可支。

  余主任也被逗笑了:“行,那就先试试看,先做一期看看反应,不过,关于审稿方面,需要注意一下,你时刻跟你余老师沟通,有些暂时不适合发表的文章,还是删掉为妙。”

  “最重要的是,文艺的政治性,你要把握好这个度。”

  ……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