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3章:元家在行动_大隋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元善并没有什么恶感,这位反反复复在长史刺史之间转换的元使君,虽然没有什么过人的政绩,但是他一直按步就班的做事,倒也能让秦州缓慢的发展,这么多年以来,他也在农闲之时修了许多利民便民的道路水渠,难得的是他除了该收的赋税以外,从来没有巧立名目的祸害地方,也没有立过一条苛捐杂税的规定。

  不是他爱惜百姓和体恤民力也不是他清正廉洁,而是他知道老百姓身上没有什么油水可榨瞧不上那点蝇头小利,他的胆大比其他的贪官污吏还要大,只因他贪的是朝廷之财。

  这位一直在秦州当官的元使君在第一任刺史的头一年,正好赶上秦州大旱。那年的旱情其实并不严重,但是秦州薄弱的底子还是让大部分百姓饥寒交迫。

  于是作为一方刺史的元善理所当然的上表请求朝廷赈济灾民,他的奏疏文采斐然,将秦州并不严重的旱灾渲染成赤地千里易子相食的凄惨景象。

  其实这也是很多地方官员惯用的伎俩,一些在远离朝堂中枢穷山恶水之地当官的官员,在地方没有什么油水可捞,只要有机会向朝廷索要钱粮的机会,便无灾报有灾小灾报大灾,最后有一半落到实处,已经算是相当清廉了。

  另外,地方官员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向朝廷申报工程建设,一旦朝廷批准下来,他们在建设之时只供民夫吃喝即可,其余钱财尽皆收入囊中;当朝廷派官员前来验收工程时,只要看到工程如期完成质量也不错,而且又没有闹出什么人命,于是理所当然的通过了;就算验收官员认真详查,但他们面对的“民夫”,永远是地方官员安排好的托儿,如此一来,朝廷哪里知道施工的过程?

  元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旱灾那年写的奏疏到了朝廷之后,杨坚二话不说便拨付大笔钱粮赈济灾民。当时杨坚正忙着对付突厥汗国急着治理南陈大地,哪有精力关注秦州灾情?况且秦州离关中那么近,他做梦也想不到元善胆敢在眼皮底下搞鬼。

  结果元善只是象征性地发了一点赈米,大部分赈灾物资都被他贪墨了。

  元善尝到甜头以后,第二年没有灾害也照报不误,不知朝廷已经免去他们赋税的百姓继续上交赋税,这样一来,百姓缴纳给朝廷的赋被元善截留了朝廷拨下的赈灾钱粮也被他截留了。

  他上贪朝廷下贪地方,一时间肥得流油。

  秦州本来就是元家固有的势力范围,地方官员原本慑于国法,不敢贪墨什么。可是一见刺史带头贪墨胆子比天狗还大,他们又还怕什么?

  固然有些官员想保持廉洁,但谁家没有三灾五难谁家没有贪财之辈?只要他们有个亲人收了一点好处,那便元善最有利的把柄,使官员们想回头都难了。

  元善也知道要维持这种局面,必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