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_冠冕唐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讯越来越翔实,舆情也逐渐发生了分裂。

  比如说神都革命之后,朝廷竟无颗粒使于陕西,无结物恩,唯是权授,致使如今陕西道大行台既成尾大不掉,同时又怨望朝廷,这当然是执政宰相的责任!

  所以很快的,针对宰相的批评瞬间便压过了针对雍王的声讨。毕竟选举大典刚刚结束不久,那些落第失意的士人们虽然往关中西京分流了一部分,但其中绝大多数自然还是逗留于洛阳。

  落选之人能有几个心态平和?此前尽管失意,或还止于自怨自艾,没有在选试中做到好的发挥。

  可得知西京事情后才发现,原来他妈的这群宰相们本身也是马马虎虎,执政过程中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疏忽漏洞,就你们这执政水平,也配丈量老子们的才器大小?

  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归罪旁人总比责怪自己要轻松得多,这本就是人之常情,更何况在针对陕西道大行台的问题上,朝廷此前的做法的的确确是有失当。你觉得老子们不行,直接断了老子们前程,老子们觉得你不行,骂几句又怎样?

  相对于长安舆情还仅仅只是比较单纯的为雍王叫屈或者说同仇敌忾,神都这里的人心情势无疑要复杂得多。大选之年本就需要慎之又慎,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情,让士情可以尽情抨击当朝大员,所激发的热情之高可想而知。

  所以很快的,神都这里的舆情氛围就歪楼了,不再止于议论陕西事务,而是直接抨议宰执水平,乃至于延伸到对于今次选举的公正性的质疑!

  人人私欲不同,各自尽情发泄,所造成的混乱局面可想而知。随着舆情发酵,在三月下旬的某一天,突然便有十几名已经通过吏部铨选而授给官职的选人直聚天津桥南,当众将其告身敕命焚烧,到手的官职弃之不要,只为控诉朝廷选士不公!

  也正是这一事件,终于让朝廷意识到舆情已经变得有些危险,开始做出应对,即刻抓捕这十几名焚烧告身的官员,仔细案查之后,才搞明白这十几人虽然通过了铨选,但却只是下才的评价,所授也都是偏远州县,明显不愿赴任,所以才纠集起来,以此哗众取宠,希望谋求美授。

  对于这样的奸邪行径,朝廷自然不会姑息,褫夺一切官身授给,并发有司加以严惩。同时,也将这一处决对外公布,希望能够将舆情进行震慑。

  但这样一个应对,自然不能让公众满意,主持铨选的高官仍然在位,谁知道这一结果是不是司刑官员趋炎附势的诬蔑?

  退一步讲,就算这案情是真的,朝廷铨选竟然选出如此奸邪卑鄙之流,莫非云集都畿的落第之人连这样的邪才都不如?这样的铨选,又有什么公正性可言?

  朝廷这一举动,使得神都舆情更加沸腾,乃至于叫喊的口号也令人为之心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