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薛家安排、吃人世道_无限诸天从红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来。

  再就是目前金陵城也有不少人想要打薛家的主意,这一点就需要牛伯父安排一下了,特别是我听说,薛家内部也有不少人不老实。

  这些人既然有胆量乱动,就要做好死的准备,这一点小侄自会解决,只是他们背后的问题,也需要牛伯父安排一下。”卫旭直接提出了要求。

  “没问题,就按照你说的办!”牛继宗点了点头,“等到你那边商讨完毕,我就会通知各家安排人手过去梳理。”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哪家梳理之后,那里就是哪家的地盘”,并不是说直接占了薛家的分部,而是以后也通过该分部获取利益。

  比如说,薛家在九江的分部主营粮食业务,如果这里由牛家梳理,他们也会派出人手进驻,一方面是监督,另一方面牛家也能经营相同生意。

  以后,但凡到了粮食收购的季节,牛家也会拿出一部分资金,利用薛家的商业网络进行运作,自行收购一部分,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完成运输销售。

  这些名义上是不影响薛家生意的,实际上怎么可能毫无影响?这还是好的,因为薛家每年肯定还要给各家适当的上供,按规矩一般是四六开。

  也就是薛家每年拿出利润的四成,无条件交给勋贵集团,至于他们内部怎么分配,薛家无权过问。

  是不是觉得很过分,就像是那句著名的“那我不成了跪着要饭的”?

  很遗憾,按照这个年代的标准,这已经是十二万分的讲良心,因为薛迅死后,薛夫人、薛途不知道多少次到金陵各大家族拜门,希望人家收下。

  可惜,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家族根本没有一点“合法来钱”的想法,他们的计划是逐步压迫,最终彻底压垮薛家,然后全部吞掉。

  原著中,薛姨妈后来舍弃了祖业与根基,带着儿女入住贾府,根本原因就是撑不下去了;剧情中期薛宝琴和薛科也选择了进京,因为薛途也死了,二房同样完蛋。

  在封建社会残酷的“上下尊卑”规矩下,商人不过是最后一等,哪怕是所谓的“皇商”,在大家族、勋贵眼中也不过是白手套罢了。

  类似的情况,扬州的所谓“八大盐商”,在大顺朝立国不过区区百年的情况下,已经换过好几茬,开国时的第一批,如今只有一家还在。

  名震天下的所谓“广东十三行”,其实都是各家的白手套,具体哪一家属于谁无人知晓,只是他们一向低调,这才存活至今。

  薛家原本是所谓“金陵四大家”中负责财务的家族,薛家二房其实是接下了王家的海贸业务,王家转头紧跟贾家,开始了仕途生涯。

  “牛伯父,这样一来的话,小侄年前需要拜访各家,恐怕没时间处理薛家的情况,不如年后在进行如何?”卫旭还想思考一下具体计划。

  “没问题,我们的时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