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5章 藏书_锦鲤农女:世子爷的心尖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祥远送了面条过来后就先回去歇着了。

  姜小花坐在玄玉对面,好奇的问:“我问过大伯和三叔,你定的工钱不高不低,很公道,为什么他们走的时候还挺高兴,是因为在家门前就能挣上银子高兴的?”

  “姜姑娘有所不知,在家门前挣银子是一方面,最让他们满意的是做工期间,一日三餐咱们都管,不花他们自己一文钱。”

  姜小花若有所思的压低声音问:“难道说在大盛朝,工匠们做工期间管一日三餐很少见吗?”

  玄玉点头:“卖身为奴的管吃住,像这种临时做工,都是自己备下吃食,自己找地方睡觉,主家是不会管的,姜姑娘仁义!”

  说着,玄玉还给姜小花竖起了大拇指。

  呃!

  这个!

  姜小花能说自己是不了解实情么!

  更让姜小花惊讶的是,仅仅是管工匠的一日三餐居然就博得了‘仁义’之名。

  啧!

  不过,即便是了解,姜小花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聘请了人家做工,还什么都不带管,不是她的作风。

  银子是靠大家同心协力挣回来的。

  力所能及的让工匠们过得好一些,对姜家纸业有归属感。

  这也能提高他们对生活的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高了,最终获益的还是姜氏纸业。

  有朝一日,姜氏纸业誉满全天下。

  那军功章也有这些工匠们的一份,不是吗。

  姜小花后来去问过养伤的苏志勇。

  从苏志勇那里得知。

  他每次外出干活。

  做工挣的银子,只有大约三分之一能拿回家。

  三分之一的银子花在了住宿和吃食上。

  另外三分之一的银子给了外边揽活的类似工头的人。

  这些人跟各个大户人家的管家交好。

  他们的消息最是灵通。

  哪里有招工的消息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能知道,知道后先去谈工钱,工钱谈下来,再把苏志勇这样的零散做工的人召集在一起。

  当然孝敬工头的银子一文钱都不能少。

  姜小花也是头一回知道,原来做工挣银子这般不易呢!

  怪不得苏志勇听说能在家门前做工挣银子,就高兴的不得了。

  苏志勇想的是挣来的银子不用上交工头,也不用花银子买吃食。

  苏志勇说在常宁府,吃食很贵。

  不吃人没力气,干不动活儿。

  在家门前就没这个担忧了,可以在家吃。

  当听姜小花说,在姜家纸业干活,还管一日三餐,还管家里孩子读书,家里的婆娘要是愿意也能去做工的时候。

  苏志勇总觉得自己跟做梦一样。

  世上咋会有这般好的事情。

  尤其是管孩子读书。

  要知道这个时候,除了世家子弟,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别说认字,就是数数都不行。

  大岭子村像老姜家这样愿意花银子把家中孩子送进学堂的,那是凤毛麟角!

  独一份!

  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

  顾九回来的时候,姜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