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4)_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不还能余五十石粮食呢吗?”

  “皇祖母为何会觉得朕办不到?”

  这下子建元帝顿时精神了许多,本来他还以为最终计算结果会是入不敷出呢,可还剩五十石粮食,明显足以再支撑半年,怎么就好像要民不聊生似的。

  “陛下,这是最佳结果,是最好情况,现实中不可能一切都这么完美。”

  “田地只有在风调雨顺的年节,才能达到亩产三石,一旦雨水多了点,或者雨水少了点,亩产减半是很正常的。

  还有也不是所有五口之家。

  都能有百亩田地。

  就拿离长安不远处的李庄举例,他们那土地最多的一户人家有一百三十七亩,一家九口,土地最少的一户则只有八亩,孤儿寡母,平均下来人均土地不到十二亩,而这已经算不错的庄子了。

  他们的日常收成,可想而知!”

  大司农一时间颇为悲哀,他也真心觉得,太皇太后说的没错,当今陛下确实不知民间疾苦,或者说没人跟他说。

  他自己也见不到。

  “哈哈哈,可笑可笑,你到底是什么时候投靠太皇太后的,竟然编出这么拙劣的谎言阻止朕,如果一切真的如你所说,那天下绝大多数的百姓岂不都是入不敷出,早就该饿殍遍野了,即便朕不多收算赋,他们也根本活不下去。”

  在建元帝看来,如果五口之家有一百亩地,每年只有五十石余粮的话,那平均下来每人只有十二亩地的地方,百姓早就入不敷出,饿死大片了,怎么可能还算是不错的庄子,这分明是胡说。

  甚至都没提前打草稿。

  还留下了这么大的漏洞。

  所以他是理所当然觉得,这一切都是太皇太后的诡计,甚至于这个大司农也早就已经不再效忠于他,而是暗地里投靠了太皇太后,故而才会如此胡说。

  此时大司农却只能苦笑摇头:

  “不是臣投靠了太皇太后,是陛下您不知民情,臣先前说一家五口消耗百石粮食,指的是在吃粟米的情况下,但实际上,大部分百姓是舍不得每顿都吃粟米的,他们会掺杂很多野菜野果,以及其他所有一切能进嘴和消化的东西。

  甚至连麦饭都不可能经常食用。

  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如果放开了吃,确实会入不敷出,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方法多攒下些粟米,好多换些钱,因此并不是臣胡说,只是百姓通过省吃俭用,过远不如我刚刚所说的那种日子,这才能勉为其难的生存下去。

  可即便如此,一旦遇到天灾。

  依旧会不得已卖儿卖女,卖田!

  您每个成年人多收九十文,便相当于他们每人要再多省下三石粮食,这还是收购粮食的粮商,有良心的情况下。

  如果收购粮食的粮商没良心。

  多省出六七石都很正常。

  普通百姓除了卖粮食之外,几乎没有获得钱币的渠道,同时他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