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等着你孙子_都市:从急诊科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纪大了,各项身体机能较之年轻人都要相差甚远,术的这个脑供血测定,就是一个提前的防备手段。

  苏辞点点点头

  “5000u肝素静滴,准备安放分流管。”

  “直型?”霍思邈问道

  “直型。”苏辞回答道。

  直型分流管是长9cm,内径口大于3mm的硅胶管,而且直型分流管对于术者的术野帮助更大。

  利用刚才绕着动脉的细带松开和收紧的动作,来将分流管扎在动脉管腔内。

  收紧细带时,血流从分流管反流出,冲出其可能存在的碎块,并充满管腔。

  近侧段再用同样的方法插入颈总动脉,血流即经分流管注入颈内动脉。

  目前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老人的静脉狭窄段面积还不是非常大,狭窄率在59%,算是度病情。

  翻转式的颈动脉内膜切除,就像是套袖一般,将颈内动脉血管壁向上分离,直至斑块和正常内膜的移行部切断,再取出斑块。

  比起标准式的切除手法来说,翻转式的优点在于避免颈内动脉远端的切开和缝合,从而尽可能的降低缝合导致的再狭窄率。

  对于一位60多岁的老人来说,一次手术都已经是足够折磨的了,如果导致狭窄率再发生,那对老人来说是何等的痛苦。

  不过其实到这里,手术基本上算是成功60%了,只要不出现其他迸发症。

  江晓琪和霍思邈几乎是屏住呼吸的看,以免惊扰到苏辞的动作。

  站在手术台上观看整个手术的过程,对他们来说,同样是一次隐性的进步。

  私下里有时间,完全可以模拟苏辞的整个手术操作流程,将其值得学习的技巧变成自己的技能。

  这个时候,霍思邈扭头扫了一眼,急忙提醒。

  “病人血压、心率下降。”

  术突发任何状况,都考验着主刀医生的经验和反应速度。

  就像是医生遇到室颤患者,需要立马进行除颤一样。

  苏辞动作未停,只是嘴上提示

  “1%利多卡因1毫升,分叉部外膜下注入。”

  “血压、心率恢复正常。”

  霍思邈一直关注着仪器上的数值变化。

  这种情况,对苏辞来说,就是一个小插曲,完全在意料之。

  从病人的血压、心率下降到恢复,他的动作都没有丝毫停顿。

  “棉球!”

  斑块取出后,由江晓琪用棉球轻轻擦拭可能残留斑块的可以区域,凡是松动的斑片,一律都要剔除掉。

  只有与动脉壁紧贴的斑片不需要切除,否则动脉后壁就只剩下一层外膜了。

  在剔除斑块的同时,苏辞抬眼看向霍思邈,说道:“12500u肝素,加500毫升生理盐水,冲洗显露内膜。”

  接下来的血管缝合,苏辞的大师级血管吻合术,就派上用场了。

  比起单纯的缝合术来说,大师级的血管吻合术,能够更好的帮助病人恢复。

  “准备抽出远端分流管。”

  “收紧控制带。”

  这一步如果在没有安放分流管的时候,是用不上的,只需要从远侧向近侧连续缝合,到最后两针时停下,再松开控制带,冲出血块和碎片即可。

  不过有分流管,也就是多一两个步骤而已,并不麻烦。

  动脉壁缝合完毕之后,就可先松开颈外动脉的控制带,然后是颈总动脉,最后放开颈内动脉上的控制带,恢复脑内供血。

  “血流情况?”

  苏辞把手上的缝合针与持针钳放下,问道。

  “畅通,无阻塞无血栓。”霍思邈欣喜的做着汇报。

  明明在外科,他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主刀医生,可到了苏辞这里,却只能够当一个可怜的二助,没有多少动手的机会。

  可全程观看了苏辞的手术操作后,霍思邈的脑海就只有一句话。

  值,真特么值!

  苏辞长出了口气,每一次手术的成功,他都倍感欣慰。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