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章 这次这么大动静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章这次这么大动静

  周也明听得安心了不少:“我这也是怕打击了小江同志的工作热情嘛!”

  “不用担心,我还是比较了解他的,”古铮铮看了眼手表:“你先去把两幅画的事办下来,剩下的交给我去说。”

  周也明点点头:“放心吧,我亲自去办,两张奖状也已经准备好了,一会晚上咱们在民族饭庄碰头。”

  “成,”准备挂上电话时,古铮铮又赶紧提醒了一句:“周主任,别忘了还有那些8毛一张的字。”

  “放心吧,我都给它卷回来!”

  当古铮铮迈着大步走出历史博物馆的时候,广场上的三个人都在笑呵呵的看向他。

  其中,江山笑得最灿烂。

  1981年,9000余幅字画,保守估价400个亿……

  这几组数据一直在江山的脑海里(勾引)……划掉,一直在召唤着他。

  上一世,为国家献出大半个身家的许化迟同志,辛苦了。

  这一世,这副重担就由江山来挑吧,他只是单纯的喜欢,同样也不会让这些字画流入国外,。

  “想什么好事呢?”古铮铮已经走到江山身边:“笑得嘴都合不上了。”

  江山的眼里清澈如星辰:“古台,特感谢您给我安排的这次参观内宾馆的机会。”

  古铮铮一脸这多大事的表情:“应该的,就应该给你们这样的年轻同志,多创造一些学习的机会。”

  江山由衷感慨:“我一定不会辜负组织的栽培,过两年再回来看看。”

  黄华的脸上,一直挂着半永久的微笑:“那我们下一站,上哪学习?”

  古铮铮大手一挥:“紫禁城。”

  在这,他就是一把手,一声令下,其余人赶紧跟上。

  这个时间点,逛紫禁城是个不错的选择。

  虽然今天,燕京上空仍旧笼罩着一层帝王之气。

  但,秋高气爽的季节,是游紫禁城最好的时候。

  临进大门前,一位白胡子的老头,扛着把冰糖葫芦,在江山面前晃来晃去。

  “大爷,”江山数了两毛钱出来:“给来四串糖葫芦。”

  之后,继续向紫禁城迈进的四位,人手拿着一串糖葫芦。

  都说燕京的秋天是打故宫开始,秋天一到,这里就成了紫禁城。

  但,这一会的紫禁城,在江山眼中却没有印象中那么华丽。

  大局已定后的1978年,紫禁城里处处可以看见参与修复工作的匠人。

  江山和黄华一路走着瞧。

  最后两人同时停在一座廊宇之下,看着工匠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描玺彩绘金龙。

  两位匠人直接上手描画,每一处落笔,都恰到好处。

  原本已经褪色的彩绘,在工匠们的笔下一点点恢复鲜亮。

  落在江山眼中,就如一张泡在显影液中的胶片,由焦黄一点点的幻化出五彩斑斓。

  更像是历史在快进。

  江山仰着头看得很投入,知道他就喜欢这些的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