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章 任务完成_做医生,没必要太正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任务完成

  杨丽顾不上吃饭,直接回到办公室后,打开了电脑,开始查阅起来了文献。

  “哎?杨老师,你没去吃饭啊?”生物化学老师秦波下课刚回来,看见杨丽,好奇的问了句。

  杨丽虽然是辅导员,但是毕竟是博士,不可能一直当成辅导员来培养,因此平素实验也比较多,所以办公室也在基础医学部的教研室。

  杨丽点头微笑回应之后:“查一点资料。”

  “行,那我先走了。”

  秦波离开之后,杨丽很快就查找到了几篇和陈恭刚才意思相差不大的论文。

  这一番查看之后,她顿时瞪大眼睛。

  因为……

  这个卡尔文循环,以及正反转的三羧酸循环,都属于专业级的生化范畴。

  什么意思呢?

  生物化学属于一个很大的专业。

  但是,大专业并不代表着听起来就牛逼,基本上生化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很难找到好工作,无论你是985还是211!

  为什么呢?

  因为生化太大了!

  大学期间,只能学一个概论,真正的应用型专业性生化学科,大学期间根本接触不到。

  需要读研、读博,甚至继续深造。

  这是一条不归路!

  而陈恭的问题,恰巧就属于专业性的生化知识。

  这个发现,让杨丽对于陈恭的印象,越发惊讶起来。

  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学生?

  而这一切……

  却在杨丽无意间看到一篇论文时候,再次发生了改变!

  因为他在一篇论文里真的看到了一个假设!

  《卡尔文循环在三羧酸循环中的医学应用学探索假设》

  作者:杨广业!

  竟然是杨院长的论文,杨丽连忙下载了一篇看了起来。

  半个小时后……

  杨丽深吸一口气,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

  因为陈恭刚才的问题,似乎同样也是杨院长的假设……

  那就是如何利用三羧酸循环的正转和反转,应用于临床研究中去。

  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反转,也就是卡尔文循环。

  利用卡尔文循环反推疾病的发生和提前的征兆,从分子生物学的层面,去提前预知疾病的发生。

  这……

  这能是一个学生,一个大二学生想到的问题吗?

  而且……他似乎正在想要提出假设?!

  所谓假设,就是课题开始之前必须要有的一个最初验证点。

  而接下来课题的所有框架,都是围绕这个假设构架的。

  没有假设,就没有实验的前提。

  而陈恭……真的是巧合吗?

  杨丽咽了口口水,内心砰砰砰的乱跳,眼神里更是难以掩饰的震撼。

  这个孩子,有点不一般,不……是不正常啊!

  正常人怎么可能想到这些?

  不是,正常人也不会去看专业化的生物化学书籍啊?

  大学期间的已经很难了。

  要不然哪儿来的“生理生化,必有一挂”的言论?

  可是……这陈恭……

  太不正常了!

  杨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