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6章 众官抢活儿!苏景明:我最大的优势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6章众官抢活儿!苏景明:我最大的优势是年轻

  四月初六,汴京城天气渐暖。

  侬智高造反之事并未对百姓造成什么影响。

  甚至,谈论者都不多。

  毕竟,大宋这些年来的造反者也不算少,最后的结局都是被剿灭。

  全民变法论的热度依旧在发酵。

  甚至有百姓向变法司、大理寺、开封府等衙门呈递状书。

  他作为提点刑狱司公事,刑断能力虽不弱,但毕竟年事已高。

  曾公亮便也出列,道:“臣亦愿前往眉州,调查此案!”

  官员们也都像打了鸡血一般,想要成为这个时代最耀眼的一颗星,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苏良道出那句“让大宋成为历史上国祚最长的朝代”后。

  其一,御史中丞的位置虽是为苏良而留,但他当下毕竟无功,并且有官员质疑苏良的刑断能力。

  他也确实擅长这一道,毕竟知开封时,屡破案件,在包拯知开封府前,他被称为最会破案的开封府主官。

  此等大案,请求朝廷派遣专人来查,实属正常。

  他最喜欢看到的就是群臣抢着为朝廷办事的这种氛围。

  苏良胸膛一挺,道:“赵寺卿,我朝规矩,涉及官员之事,小则由开封府、大理寺承治,大则由御史台处理。你觉得此事是小事还是大事啊?”

  苏良请命前往,除了此案确实为御史台之责外,还有三个原因。

  这时。

  宋庠刚说完,吴育就站了出来。

  提出了诸多利国利民的建议。

  “眉州距离汴京有两千五百余里,诸位若去,恐怕只能选择坐马车,抵达眉州便要近一个月的时间,我骑马而去,每日在驿站换两马,半月便可达,诸位恐怕都不行吧!”

  此次,随同苏良出发的护卫有龙羽军的两名教官,杜雷和孙胜。

  自官家亲政起,御史台地位越来越高,开封府与大理寺难审或不宜审的案件,都会交给御史台,已成定规。

  臣子们越积极,他这个官家便越轻松。

  比如:希望朝廷建造巨型神农像以求丰收、在大河之上建造浮动宫殿让官家入住数日以防洪涝决堤,提倡全民使用咒语、符咒等手段驱除病魔等。

  “景明,御史台核查后,还不是要交由中书复查,难道我也不比你更有资格调查此案吗?”

  ……

  他恳请朝廷派专人来查。

  “官家,官吏犯法,政事纷争,皆是御史台份内之责,臣愿前往。”

  赵祯不由得一愣。

  往日里。

  四月初九,近午时。

  此话,一下子将赵概噎住了。

  针对这些建议,变法司大多都会建议他们多读书。

  苏良等人提前吃过午饭,便朝着汴京城外奔去。

  对百姓特别看重或反复提出的问题。

  五人最年轻的,也是年近知天命之年,若骑马狂奔两千余里,恐怕非要大病一场。

  赵祯见群臣为差遣争吵,如同吃了蜜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