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章 贻笑大方的撞柱谏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章贻笑大方的撞柱谏

  三司使张方平想了想,拱手道:“启禀官家,资费确实不是很足。”

  听到此话。

  贾昌朝、王拱辰等人不由得露出得意的笑容。

  钱不够,对方再坚持都没用,这场争论,他们赢定了。

  这时。

  赵祯缓缓站起身来,微微皱眉:“不是很足?”

  “不是很足,那去年十月开封府要花两千贯钱修缮主簿厅,三司怎么立即就拨款了?”

  “不是很足,去年十二月份登闻鼓院要五百贯整修庭院,三司怎么当日就给钱了?”

  “不是很足,今年二月份枢密院要一万贯加盖禁军营房,三司怎么无一人向朕提出资费不足?”

  ……

  赵祯面色阴沉。

  “怎么一到为百姓做事,就一文钱都挤不出来呢?”

  “臣……臣……臣有罪!”张方平拱手认错,脸上满是委屈。

  他没想到赵祯竟翻起了旧账,且每笔都记得如此清楚。

  但这些都是中书批下的,张方平只是一个执行者。

  而此刻。

  贾昌朝、陈执中皆是老脸一红。

  依照历来不成文的规矩,朝廷的钱都是先用于官员,然后才是民事。

  这是不能放在台面明说的事实。

  首相杜衍也不由得低下了头,有些还是他批准的。

  赵祯亦知其中隐情,当即看向下方。

  “朕决定了,新政期间未曾建完的州学、县学继续修建,已建完的立即投入运营,地方州县可向当地富人募捐,若依然难以维持,便由三司拨款!”

  “朕不管三司用什么办法,即使去挤,也要将这笔钱挤出来!”

  赵祯的语气非常强硬。

  苏良不由得抬头看向赵祯,心中喃喃道:今日官家似乎强硬了许多,莫非我的经筵课起作用了?

  就在张方平准备拱手称是,表态三司定能凑足钱时。

  谏院右正言钱明逸快步走到大殿中央。

  “官家,万万不可啊!那些州学县学乃是《条陈十事》留下的恶果,若不废除,不足以明朝廷废除新政之意,将会寒了许多地方官员的心,臣恳请官家重新考虑,再听一听地方州府官员的意见,这些州学县学的开支,对朝廷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对他们亦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啊!”

  “臣附议。”监察御史李定站出来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

  当即,以贾昌朝、王拱辰为首的二十余名官员都站了出来。

  他们反对的原因已经很明显了。

  新政若因这些州学县学的效果而重起,他们的仕途就到头了。

  钱明逸大喜,高声道:“官家,殿内反对者的人数明显比赞同者多,求官家收回成命!”

  苏良顿时露出无奈的笑容。

  这是朝堂官员们经常对赵祯使用的一种方式——人海战术。

  赵祯冷着脸色。

  “人多就意味着正确吗?朕今日便逆着你们的心意了!”

  听到此话,欧阳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