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4章 荫补之官,如何处理那些无用的官二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4章荫补之官,如何处理那些无用的官二代

  苏良讲完后。

  一名民间小报撰写人为苏良的这番言论起了一个名字。

  名为:仕途劝退论。

  依照苏良所言,官员数额减少,读书人数逐渐增多,那朝廷自然是优中选优了。

  此等大势,无人可逆。

  若无过人的政事才能,想要入仕为官,那就是异想天开。

  所关注的。

  对谈依旧,和谐依旧。

  本应是剑拔弩张的论辩场景,却和谐得如同私塾里的师生对谈。

  “三位官人,其实我对三司的税收制度有所研究,能不能在这里说一说,三位也指点一番。”

  场面愈加热烈与和谐。

  接下来。

  ……

  因为但凡有志者,都会考個功名,得个出身。

  苏良这番言论,也引得二人深思。

  比如当下正在青州养老的前首相陈执中,因非进士出身,自卑了一辈子。

  富弼、曾公亮、范仲淹、王尧臣、梁适、苏良、王安石、司马光八人聚在一起。

  如郊祀门荫,皇帝生日荫补、改元荫补、致仕荫补、遗表荫补等。

  当赵祯听闻到国子监前发生的事情后,不由得乐了。

  “朕本以为双方定会吵起来,甚至还有可能发生动乱,便暗中派禁军保护他们,哪曾想竟然聊得其乐融融,氛围越来越好!”

  门荫问题更好解决一些。

  当下的大宋,进士出身的官员几乎和恩荫官没有太多交集。

  许多荫补官员,有职无差遣,德行、才干都非常差劲,经常出现作风问题。

  变法司颁行的科举改制之策,便传到了各个地方的读书人耳中。

  最开始,地方上的书生与汴京城的书生士子一样,无比愤怒,非常排斥,认为朝廷是要砸了他们的饭碗。

  一言以蔽之——

  与此同时。

  很快。

  赵祯面色愉悦,喃喃道:“官民对谈这种形式不错,朕应该在地方上也施行起来,让官员们走进百姓心里,如此一来,才能更加迅捷地解决问题。”

  这一刻。

  欧阳修、苏良、王安石等人在国子监的言论也通过小报传到了他们的面前。

  朝廷若推行这种方式,定然能揭露出诸多问题。

  许多未曾经历过世俗险恶的年轻读书人,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欧阳修与王安石也都站起身来。

  在当下这种良好的环境氛围下,读书人凭借着自身学识,依旧可以在其他行业做出成绩。

  ……

  在苏良的建议下,富弼、范仲淹、王尧臣三位相公也来了。

  “欧阳学士,我擅于诗赋,但不擅于策论,我朗诵两首诗,您能否点评一番?若后年科举不中,我……我就卖诗为生了!”

  非常喜欢与他们畅聊,也从这些年轻人的身上吸取到了许多养分。

  都是如何能使得大宋变得更好,如何能帮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相对于缩减合并衙门,大幅度裁减官员。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