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7章 欧阳修:苏景明之功绩,足以拜相!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7章欧阳修:苏景明之功绩,足以拜相!

  堤高于岸,浪必摧之。

  隐相二字,无疑是将苏良放在火上烤。

  辽国大皇子耶律洪基称苏良传授变法之道而欲尊其为师的言论,更是火上浇油,让人以为苏良是在为自己铺后路。

  汴京城的百姓们,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乃是有小人在陷害苏良,以此破坏朝堂稳定,破坏全宋变法。

  也有人认为,苏良确实在朝着权相的方向发展,日后必然权势滔天,须要提前预防。

  还有些人觉得“隐相”这个称呼不恰当。

  “此事……此事完全是捕风捉影。官家与各位相公之所以倚重苏御史,非苏御史擅于左右逢源,为人处世八面玲珑,而是其所言,确实能使得我大宋变好!”张茂则一脸认真地说道。

  “唉!没想到过于优秀,也是一种罪过!”

  没想到两位相公竟然认为此话有道理,当即一脸郁闷地离开了。

  一些好事者甚至还将苏良与汉代的霍光、北周的杨坚、唐朝的朱温等权臣做了比较,最后得出苏良确实有权相之姿。

  张茂则回答道:“《大宋隐相苏景明》这篇文章乃是一名落第书生所写,目前并未查出有幕后指使者,他自称是有感而发,然后为了赚取一些润笔费,一些好事的百姓喜欢讨论这些政斗之事,便导致此事越传越离谱……”

  只要官家将此事给出一个明确的定论,朝堂官员与民间百姓的讨论自然会停息。

  他担心这番流言会引得官家疏远苏良。

  一旁,张方平认可地点了点头。

  朝堂众相公认可苏良,主要是因苏良人品优秀,且能屡屡献出上成的治国之策。

  “担心?仅凭担心,便上奏诛心,此为士大夫行径吗?再者,苏景明何时居功自傲过,你若有苏景明对朝廷一半之功,不,一成之功,你骂我打我欧阳修,我欧阳修都不会还嘴还手!”

  “唉!老夫实在没想到,朝堂之上,竟然有如此多的蠢货,实乃我大宋不幸也。”

  垂拱殿内。

  “有感而发?有感而发便能毁掉一名台谏官的清名吗?”

  “如何了?”赵祯问道。

  “哼!我大宋朝堂因变法刚有些起色,这群官员便又搞这般内斗之事,苏景明有多大权力,难道朕不清楚吗?一个個的,做正事无能,打压同僚倒是一把好手!”

  而是应称呼苏良为:半相。

  士大夫官员们也掀起了一番‘苏良权高势大,恩宠过重’的大讨论。

  “你如何看待此事?”

  这一刻。

  攻击苏良的官员,不是眼红苏良政绩者,便是苏良损其利益者。

  “欧阳修,你……你竟敢侮辱我?”

  甚至还有人拿辽国、西夏、大理的国相举例,言说苏良日后有逾矩皇权之势,请求官家将其外放。

  欧阳修一口气说了十余个反问句。

  “但自全宋变法以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