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9章 遇事不决问景明,朝堂君臣的“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9章遇事不决问景明,朝堂君臣的“苏景明依赖症”

  “诸位,何为治世之能臣?”

  “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经天纬地,成竹在胸。”

  “你看人家苏景明,在满朝毁誉之声中,以假死计自救,而后又在这次生子不举之事中,使得汝南郡王心甘情愿去厚嫁之风,此等风采,当世能有几人……”

  御史台台院内。

  何郯吐沫横飞,与一众台谏官和吏员们,细讲着苏良如何步步为营,完成谋划。

  这又是一位彻底被苏良的智计所折服的士大夫官员,在他前面已经有了文彦博、欧阳修、张方平、唐介、包拯等数人。

  何郯的声音非常大。

  每句话都传到了不远处坐在屋内正看邸报的苏良耳中。

  苏良挠着后脑勺,一脸无奈。

  这两个月,自己的风头实在太盛,朝堂甚至传出了“遇事不决问景明”的话语来。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苏良想着是与群臣携手共进,而非是让他们踩在自己的肩膀上前行。

  更不想让官家和群臣都患了“苏景明依赖症”。

  ……

  八月初八。

  汝南郡王府,长乐郡主出嫁日。

  这一日,可谓是万众期待,汴京城的百姓们都想看一看汝南郡王府是如何以“薄礼”嫁女的。

  郡主出嫁,是为降。

  该有的排面还是不能少的。

  一大早,汝南郡王府前便张灯结彩。

  门前更是挂满了彩绸。

  不过,布置的规模也就是比普通富人家强一些的标准,足够喜庆,算不上奢靡。

  午后。

  郡王嫁女的仪仗、行幕、步障、檐子(轿子)等皆到位。

  参与仪仗的禁军士兵有三十多人,皆是身穿紫衫、头戴卷脚幞头的禁军上四军中的天武官。

  与以前相比,这也算不得大阵仗。

  要知,往常宗室嫁女,出动的禁军士兵至少有二三百人,而檐子多达数百顶,能占两条长街。

  当时,赵宗实与高滔滔成亲时,更是调动了一千多名天武官。

  近黄昏。

  汝南郡王府渐渐变得热闹起来。

  府内的丫鬟婆子们手里拿着一只斗。

  在门前开始抛洒谷子、黄豆、铜钱、果物等,引得无数小孩子争抢。

  薄礼,并不意味着冷冷清清。

  渐渐的。

  百姓们也都拥挤了过来,因为迎亲队伍马上就要来了。

  迎亲队伍到来后,先送聘礼,而后汝南郡王府便要带着嫁妆送女儿去吴家。

  这时,百姓们便能看出嫁妆到底有多少。

  大约一刻钟后,迎亲队伍来了。

  新郎官吴家小郎君身骑一匹高头大马,气宇轩昂,丰姿潇洒,飘飘有出尘之态。

  仅看面相,便知是一位难得的好郎君。

  最引人注目的是队伍最前面的一方红色牌匾,上写着八个字:全宋第一仁良夫家。

  此乃吴家当下最高的荣耀。

  队伍后面,陆续有八辆满载满装的马车驶来。

  便是聘礼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