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5章 拗知州与倔通判,青苗法的利与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5章拗知州与倔通判,青苗法的利与弊

  两日后。

  苏良一行来到了齐州州城,即历城县。

  此时的齐州城和三年前完全不一样,周边街道、商铺、住宅、客栈、酒楼全都翻新了一遍。

  这是抑制土地兼并及施行官招商之策后产生的必然结果。

  越来越多的豪绅地主呈现聚集趋势,越来越多的乡村富人将家业与财产转移到城镇,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选择前往拥有更多赚钱机会的城镇发展……

  苏良一行人并未直接前往齐州州衙,而是先在一家客栈住了下来。

  随后,众人一起去香水行泡了个澡。

  齐州温泉有疏通经络、驱散风邪之良效,已成为外地客商来齐州必会体验的项目。

  ……

  翌日一大早。

  苏良一行便在齐州城逛了起来。

  赵祯准备先在齐州城逛一番,听一听民意,然后临近黄昏时再去州衙。

  虽然此时已是深秋,但齐州城的景色依然漂亮。

  一城山色,半城湖光。

  欧阳修站在他心心念的齐州西湖(大明湖)之畔,驻足了有大半个时辰。

  ……

  了解齐州的最好方式,除了百姓之口外,还有民间小报。

  由于齐州商贸交易增多。

  很多商人都会在小报上刊载寻人、卖货、租赁房屋的信息。

  久而久之。

  齐州的小报便迅猛发展起来。

  街头巷尾,售卖小报的摊贩比比皆是。

  王安石和司马光主张言论自由,对小报内容的管辖尤为宽松。

  这导致小报上不但有各种评论齐州变法的声音,还有关于王安石和司马光的一些趣事。

  百姓为二人各自起了一个外号。

  王安石被唤作拗知州,司马光被称为倔通判。

  这源于二人都认死理。

  经常在田间地头都能辩论起来。

  有时看上去二人简直就要老死不相往来了。

  但第二日却又能看到二人并肩而行,有说有笑。

  二人在百姓口中的风评甚好。

  有骂齐州变法之策不好的,但却鲜有骂王安石和司马光官品不行的。

  因为二人言行一致,夙夜为公,日日都是思索着如何办实事,齐州的百姓都看在眼里。

  半年前。

  王安石和司马光还互相立誓,此生,不喝酒,不纳妾。

  原因是:喝酒纳妾皆误政事。

  大宋的士大夫官员向来有好酒纳妾之风。

  像夏竦家里,妻妾成群,没有名分的都有十几人。

  而欧阳修,可一日无肉,但不可一日无酒。

  苏良也是好酒之人,经常与岳丈和包拯小酌。

  仅仅这两种行为,二人便值得许多士大夫官员学习了。

  ……

  临近黄昏。

  苏良一行来到了齐州官衙前。

  苏良刚露脸,在门口站岗的一名衙差就将其认出来了。

  “苏……苏……御史,您来了!”那名衙差激动地说道:“苏御史,你来的刚刚好,知州和通判又在官衙里吵起来了。”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