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0章 首见范仲淹,当世第一流人物,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首见范仲淹,当世第一流人物,当如是乎!

  当日晚。

  苏良留宿驿站,便给范仲淹写了一封信。

  一方面告知“返乡老兵组建杀蕃社”的情况;另一方面告知自己将在五日后,抵达庆州。

  庆历二年,苏良在汴京参加省试时,范仲淹在西北;庆历三年到四年,范仲淹做副相时,苏良又在地方任职。

  自苏良担任监察御史后,他与范仲淹信件往来不下百封,然而却一直未曾谋面。

  苏良对这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士大夫官员典范,景仰久矣。

  ……

  四月二十七日,夜。

  苏良距离庆州州城还有近六十里路,预计明日下午便能抵达。

  而这时。

  他又得到了杀蕃社的一个消息。

  这群老兵根本不是秦凤路驻军都头齐飞所称的“上千人”。

  而是已经集聚了近五千人。

  并且他们还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命换命,杀蕃贼!

  这个口号令苏良寒毛竖起。

  他也能理解这群老兵的心情,他们大多都是因家人被西夏兵所害才选择当兵,希望有朝一日能报仇雪恨。

  而只要留在军营中,他们便有上阵杀敌的机会。

  但随着裁兵令的执行,这些年支撑他们生活下去的信念轰然倒塌。

  他们在军营多年,早已远离了柴米油盐、耕种劈柴的寻常日子,再加上没有了家人。

  生活便再无挂念。

  他们便想着以命换命,报仇雪恨。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苏良对这些老兵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但又不想让他们坏了大局,白白牺牲。

  此次西北裁兵若安置不好这些人,那将是巨大的隐患。

  ……

  四月二十八日,午后。

  苏良一行终于来到了庆州城。

  苏良刚到城门便听到了城内小贩的吆喝声,甚至还闻到一股浓郁的烤羊味道,肚子不由得都有些饿了。

  他刚进城内。

  一名身穿青衫,年约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便走到马车前。

  其拱手道:“车内可是苏御史?”

  苏良掀开门帘,疑惑道:“正是苏良,公子是?”

  “纯仁奉家父之命,特来迎接苏先生!”青年再次拱手。

  “原来是尧夫,客气,客气了!”苏良笑着说道,连忙从马车内走了出来。

  这位青年,正是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

  表字尧夫,现年二十一岁。

  曾师从胡瑗、孙复等大儒,而今陪在范仲淹身边,正在准备明年的进士科考试。

  “尧夫,我比你大不了几岁,喊什么先生,叫声景明即可!”苏良笑着说道。

  “不妥不妥,苏先生之才,纯仁当敬为师。”范纯仁谦虚有礼,俨然得了范仲淹的真传。

  “无所谓啦!你怎么开心就怎么喊,马车就不坐了,咱们在大街上走一走,然后前去拜访范公。”

  “嗯嗯,好。”范纯仁笑着点了点头。

  范纯仁虽身在西北,但却听过苏良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