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8章 好心错事_重生周隋之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8章好心错事

  民部尚书赵元淑应崔澈之召传,匆匆赶往相国府,向他汇报工作。

  年过四旬的赵元淑已是两鬓微霜,而只比他小了三岁的崔澈,还是满头黑发。

  崔澈清楚记得,在起兵之初,赵元淑的头发还是乌黑的。

  听他汇报过有关春耕的安排后,崔澈感慨道:

  “这几年,辛苦足下为我梳理财政。”

  赵元淑闻言苦笑,他脑袋上的每一根白发,都是为国库拮据给愁的。

  哪怕崔澈打压佛道、收取商税,但商税之中,住税与过税之和,也仅有百分之五,又不许重复收税,虽说是长期收入,但短期来看,也是微乎其微。

  至于掠夺佛道两教,更是一锤子买卖,这种横财,并不是每年都有。

  过去最主要的两项国库收入,其一是盐利,但因为杨广在江南晒盐,致使盐价持续走低,收入锐减。

  另一笔则是民户租调。

  可经过崔澈改革租调制度,已经将过去统一按照一百四十亩授田标准收取,更改为按照授田多寡,区分等级,浮动收取租调。

  这么做,固然能让贫苦百姓得到实惠,不至于用二十亩公田,承担一百四十亩的租调。

  但对于民部尚书赵元淑来说,无疑便是噩耗。

  尤其是崔澈供养了二十万战兵,其中骑兵们的军马更是不在少数,人吃马嚼,都得要国库来支撑,这东隋的民部尚书,着实难当。

  赵元淑正色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大王效力,元淑不敢称劳。

  “然而,博陵郡公(崔彦卿)未奉王令,擅自与契丹贸易军马,此举不可轻纵。

  “否则上行下效,蔚然成风,体统全无。”

  崔澈哑然,他能直观感受到赵元淑对于崔彦卿私自贸易军马的怨气。

  消息是前些时日传回来的,崔彦卿自以为替崔澈从契丹人手中以食盐溢价购得三万匹军马,是立下了功绩,自然提前派人上路,向崔澈报喜。

  然而他并不知道,崔澈又何尝不知道契丹人的军马可用。

  之所以从库莫奚购马,而非契丹,便是要削弱库莫奚,而不过度削弱契丹。

  毕竟契丹人这些年被他抽血抽得厉害。

  而站在赵元淑的角度,蚊子再小也是肉,哪怕盐利锐减,可在契丹八部贩盐,也是一笔收入。

  如今以海盐溢价购买军马,此举减少了海盐贸易在契丹的收入,同时得来的三万匹军马,日常食用,更是一笔额外的支出。

  毕竟以崔澈对骑兵的重新规划,只保留三万骑卒的长途奔袭能力,国内的军马已经足够使用。

  从库莫奚购来五万匹军马,也不过是作为战略储备而已。

  一旦征发关陇,造成军马的损失,便可立即补充。

  哪知道崔彦卿居然自作主张,超额完成任务,带回了八万匹军马。

  现在好了,契丹通过军马贸易,获得了足够的海盐,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