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1章 先锋袭城_重生周隋之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1章先锋袭城

  东隋战兵们在不久前,才因为河东之战而收获重赏,如今士气正盛,其实也无需崔澈特意誓师激励。

  此举,不过是震慑宵小,让他们看清楚形势,莫要在自己离开后作乱。

  崔澈入主晋阳之前,能为杨谅赴死的,只有王頍一人。

  文武百官,或是不发一言,或是争相献媚于崔澈。

  但随着崔澈架空三省六部,而将实权转移到了大丞相府与中外府,必然新增许多失意之人。

  这些人在平时纵有不满,但畏惧崔澈,也不敢有什么小动作,可随着崔澈离开,保不齐会生出乱子。

  今日,被迫前来观礼的除了天子杨谅以外,也有满朝文武。

  眼见数不清的战兵在崔澈的鼓舞下,爆发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骇得这些朝官们脸色惨白。

  崔澈见目的已经达到,也没有再耽搁时间,他走下高台,统御十四万战兵南下。

  行军途中,崔澈命令大丞相府记室参军祖君彦执笔,为他向镇守洛阳的于仲文发去书信,声称要举三十万大军,与他会猎于洛水。

  正所谓兵不厌诈,恐吓对手,也是战争中的一环。

  只不过这封书信却不急于寄出,崔澈可不会好心给于仲文提醒,自己将要南下。

  小将程咬金被委以重任,崔澈命他为先锋,领麾下五千骑兵,快马加鞭,抢占河桥。

  崔澈为了不违背农时,选择在春耕之后出兵,但如今正值盛夏,上游高山上的冰雪消融,黄河水位大涨,想要人马涉河而过,显然是妄想。

  黄河也只有这一时期,才能被视作天险。

  要想渡河,要么耗费时间,测量水位,架设浮桥,要么就得夺取北中城,占据黄河大桥。

  北中城为河阳三城之一,位于黄河以北,筑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控制河桥北端。

  其余二城便是东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修筑于北中城以南,黄河沙洲上的中潭城,设有河阳关。

  以及与中潭城同一年在黄河南岸修筑的南城。

  河阳三城是洛阳为数不多的防守要津,一旦三城失守,河东大军便能从容由黄河大桥南下。

  当然,这所谓的险隘,一旦碰上枯水期与黄河结冰期,便也抓瞎了。

  这是程咬金第一次担任大军先锋,无疑是崔澈对他的信重。

  程咬金也明白,要不是麦铁杖镇守代地,王当万去了辽东,秦琼留在蒲州,这先锋大将,怎么也轮不到自己。

  这位十七岁的小将格外地想要把握住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

  沿途,程咬金星夜兼程,直到抵达了怀州治所河内县(今河南沁阳),距离黄河北岸的北中城不足六十里,程咬金才让部众稍作休整,准备等他们养足了体力,在夜里奔袭北中城。

  于仲文也清楚河阳三城的重要性,尤其是北中城,控制着黄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