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4章 两封文书_重生周隋之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4章两封文书

  各方都在观望崔澈的态度,燕州城中,崔澈亲信齐聚一堂,就连房玄龄也位列其中。

  房玄龄是崔澈麾下首席谋臣,如此紧要的时刻,自然不可能继续让他留在辽东。

  在与魏徵议定,采用拖字诀后,崔澈就派遣孔颖达前往辽东城,接替房玄龄辅佐崔弃疾。

  大堂内,气氛凝重,所有人都知道杨坚此举无疑是绵里藏针。

  崔澈沉吟不语,魏徵劝说道:

  “燕公戎马半生,南定五教之乱,北击塞外之敌,有大功于国。

  “如今圣人征召燕公入朝,就是要行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事。

  “燕公若是入朝,不仅自身难保,在座之人,更是难逃一死,还请燕公三思。”

  魏徵所言,也使得众人再也坐不住,纷纷苦劝崔澈抗拒诏令。

  毕竟就连杨勇被废去储君之位,其东宫僚属也大多被杀,又何况是崔澈这个外姓之人的心腹。

  崔澈故作为难,他长叹一声,对刘方之子刘通仁道:

  “替我取龟壳来。”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刘通仁将龟壳取来,递给了崔澈。

  崔澈对众人道:

  “若是抗拒圣人诏令,无异于公然反抗朝廷,此事事关重大,且先由我占卜以测吉凶。”

  然而,不等崔澈动作,坐在其下手第一位的房玄龄突然起身,一把将崔澈手中的龟壳夺去,狠狠掷在地上,大声道:

  “圣人强召燕公入朝,又将我等调离河北,若是从之,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如今已经没有了选择,还问什么鬼神!

  “若是卦象大凶,莫非我等就应该引颈受戮不成!”

  房玄龄所言赢得众人附议,他们纷纷请求崔澈下定决心。

  王当万甚至提议道:

  “燕公!圣人这是非要逼死咱们!不如反了吧!”

  他本就是前齐旧臣,齐亡后,还与赵穆为了复国而奔走,反隋对于他来说没有丁点心理负担。

  此番不仅是刘方转为广州总管,其余众人,也各有调令,就连王当万也被改任陕州刺史,但所有人都知道,离开了河北,前往外地任职,朝廷要处置他们,只需派遣一名使者持诏即可。

  崔澈喝道:

  “休要胡言!圣人对我恩重如山,我岂能反叛朝廷!”

  王当万赶忙噤声。

  崔澈叹息道:

  “只是如今圣人年老昏聩,受朝中小人蒙蔽,崔某固然不惧一死,但也不愿见诸位受我的牵连。

  “也罢!朝中有奸佞,蒙蔽圣听,妄图谋害忠臣义士,崔某又岂能相从!

  “此乱命也!燕不奉诏!”

  众人闻言,纷纷喜形于色,尽皆附和道:

  “正该如此!”

  崔澈这才与亲信们商议应该如何应对。

  当天夜里,在崔澈亲信们的操纵下,流言在城外军营之中大肆传播。

  “听说了吗?朝廷征召燕公回朝,名义上是为燕公拜相,实际却是燕公功高震主,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