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刘备摘桃子_重生之我是阿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侧开满了灿烂的油菜花。从空中看去,就像一幅金黄色的绸布中间被一条灰白色的玉带拦腰隔开。这一天,春光明媚,春花灿烂,水泥道上马车络绎不绝,打破了这里静谧的环境。

  今天,“工业部”的学堂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学典礼。这次的开学典礼很不寻常,据说有大人物出席。收到风声的大小人物蜂拥而至。

  在蜀地,能称得上大人物的有不少,但是最大那个毫无疑问就是刘备了。刘备到了,和他形影不离,什么事都要征求意见的诸葛亮多数也会来。

  刘备和诸葛亮为什么会来呢?原因是刘厚办的这个学堂被他们盯上了。他们是过来摘桃子的。

  刘厚起初办这个学堂主要是收编那些流民的小孩的。随着“工业部”的开发,在“工业部”定居下来的各式人等有数万人之多。这其中有青壮劳动力,当然同时也有很多小孩。

  刘厚开的这个学堂免费给这些小孩基础的教育,启蒙教育后这些学生多数又被吸收到各研究院或各大工厂。这等于又给这些小孩解决了出路问题。对于这些流民来说,这是天大的恩惠,对于刘厚来说,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这是个双赢的局面。

  这几年,已经有一批学生毕业,开始被分配到各个工作岗位。研究所既可以看做继续教育的地方,也可以被看做工作岗位,毕竟在这里除了跟着各位大师继续学习高深的知识、技能外,还要干各种打杂的事情。

  而那些毕业生当中,甚至有一小部分进入了刘备的幕府,成为一些基层的文吏。能进入刘备幕府的都是这批学生中的佼佼者,在工作中自然表现得很优秀。这些人的优秀表现被敏锐的诸葛亮注意到了,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是来自刘厚那个不起眼的学堂,于是向刘备汇报了这件事。

  一个是征战天下多年的枭雄,一个是千古智者代言人,眼光、谋略、智慧、胸襟、气魄都非常人可比,他们自然一眼看出这个学堂意义重大。

  刘备现在虽然已经在蜀地站稳了脚跟,在军事上也节节胜利,一时声势大振,三足鼎立之势已成。然而,这两位真正的上位者知道,蜀国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强大,其根基太浅,内部问题还有很多没有理顺。

  别的不说,随着刘备打下的地盘日益增大,缺乏人手问题也日益严重。刘备集团的人才一向凋零,不像曹魏集团和孙吴集团坐拥中原或江东富庶之地,治下世族林立。

  世族虽然增加了管治的难度,但同时也源源不断地为统治者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刘备缺乏大量的读书人,尤其是基层的官吏,导致有些县甚至连县官都配不齐,这也难怪在历史上诸葛亮事事亲力亲为,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虽然也有他喜欢揽权的一面,不过刘厚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