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淳祐(十六)夏日记_岁岁人长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淳祐(十六)

  赵岫举着一捧荷花到了慈元殿的时候,杨舒桐正好不在,殿外洒扫的小宫女回禀说她刚出去不久。

  赵岫于是自己进了内殿。

  殿内与以前并无两样,皆被宫人们拾掇得整整齐齐。赵岫见小桌上有一壶茶,随手斟了一杯,发现是姜茶,仿似早早就为自己备下了,就等人来喝。赵岫低眸浅笑,端着一杯茶饮了一口,往书房去。

  博古架上的书换了一茬,除却几本诗集,竟摆着不少古史政论,他随意抽了一本出来,发现里面夹杂着一些手迹,有时写的认真,有时随手勾勒几字几句,颇有些见解。

  书桌上摆着好几本厚厚的经文,皆是杨舒桐手写。

  她看书之时,在想什么?她手抄经文时,在为谁祈祷?

  赵岫将散乱的几本经书整理好归置在一处,撩袍坐下,抽了一张纸,誊抄了几张她写下的经文,复又想起一事,往内室去。

  刚成婚时,他心魔遮眼,差点因为那枚天鹅穿莲纹玉佩对她无礼,之后,她便将那枚玉佩挂在帐上,说是可以佑他夜夜安寝,前些日子,她又将那枚玉佩与书信一齐送来福宁殿,他病一场,她定是焦心不已……

  赵岫甩开脑中繁杂思绪,在怀中取来玉佩,照原样系在她榻边帐上。

  她不在,他也实在不知在这空荡荡的殿中能做什么,索性提上那壶将冷的姜茶,在书房继续抄经文。

  听闻,许多人用抄写佛经来凝神静气,赵岫却觉不然。

  明明每一笔落下之时,他在心里想的都是杨舒桐。

  从前微末之时,往往是赵屽领着一众太监与黄臣贵子在门外羞辱他,谷平生背后死死抵着门,怀里抱着他,双手捂住他耳朵,劝慰他:“皇子权当没有听见,门外是恶犬狂吠,莫要往心里去。”

  再大些,每次他心焦难静时,常一边踱步一边背诵夫子所教书文。

  束发之后,他心性渐熟,往往境况难行之时,谷平生便煮一壶浓浓的茶来,一壶茶之后,他总能寻得化解之法。

  当时年幼,用了许多不堪之法。现时想起来,亦无羞愧,只不敢叫杨舒桐知晓。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赵岫一边写,一边喃喃念出来。

  心里却在想:我偏不作那菩萨,幼时生我相,后渐生人相,登帝后生众生相,见衣衣生寿者相。此四相,他哪一相都难舍去,可见,佛说的不一定是圭臬。

  恰逢杨舒桐着薄衫从外进来,时至晌午,日正烈。

  杨舒桐还未知赵岫在里间,边走边向后嘱咐:“取些凉凉的冰果子来,快热化了。”

  赵岫闻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