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5章 诸葛亮的理念,感动!_三国第一狠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县衙中。

  诸葛亮还在忙碌。

  张昭的事对他没有直接的影响,他有条不紊的处理政务。对张喜的处置,诸葛亮不觉得自己有错。在诸葛亮忙碌的时候,一阵脚步声传来,县丞进入。

  县丞开口道:“县尊,情况有些不妙。”

  诸葛亮道:“怎么了?”

  县丞开口道:“自从发生了张尚书道歉的事,许多人都在议论。今天有人说,张尚书表面道歉,实际上对您非常的不满。另外,听说御史台内有言官,准备弹劾您。”

  诸葛亮泰然自若,不急不躁的道:“本官行得正坐得直,不惧弹劾。”

  县丞忧心道:“县尊处事,人人都钦佩,我们都担心您。大家都认为,您去拜访张尚书,缓和一下关系。”

  诸葛亮道:“一个吏部尚书,一个地方县令,没有任何的来往,何必要拜访呢?”他看着县丞,微笑道:“姜县丞,忙你的吧,多谢你了。”

  姜县丞仍是担心,可是诸葛亮决定来,他就准备往外走。

  “县尊!”

  就在此时,衙役急匆匆的进入,迅速道:“县尊,宫中传来命令,大王召你入宫。”

  姜县丞顿时惊讶。

  吴王才刚刚抵达南京,就召见诸葛亮,显然透着不同寻常的信号。

  他心中赞叹。

  不愧是自家的县尊。

  诸葛亮站起身,说道:“我这就入宫。”

  他放下手中的政务,离开县衙朝王宫去。诸葛亮进入宫中,发现殿内只有陆玄,没有其他的人。

  诸葛亮行礼道:“臣诸葛亮,拜见大王。”

  陆玄点头道:“孔明,南京县的政绩,本王也了解了,你做得很不错。主政地方一年多,有什么感触?”

  诸葛亮肃然道:“臣唯一的一个感触,做得不够好。”

  陆玄说道:“怎么说呢?”

  诸葛亮回答道:“高居庙堂的人,有相当的一部分,对地方情况不了解,完全是臆想。地方的百姓很不容易,不是朝中大老爷想的那么轻松,可以在城里买房住,还能去乡下耕种,那太儿戏了。”

  陆玄笑说道:“总有那么些人,自以为是,很正常。”

  诸葛亮继续道:“吴国在大王的治理下,总体上,百姓的日子不错。可仍然不够,要进一步的治理地方,让百姓有抗风险的能力,让百姓过得更好。”

  “首先,农耕是基本盘,要稳住农耕。其次是商业,这是繁华富庶的基础,要鼓励商人经商,使得地方富庶。而且治理地方,政策宜简不宜繁,因为一举一动都牵扯百姓的生活。”

  “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对我们这些施政的人来说,一道命令就是过过嘴,显得很冰冷。可是到了地方上,这些命令政策,就是百姓的生死问题。”

  “臣认为施政者,当克制权利,要节制,少瞎折腾。”

  诸葛亮郑重道:“臣刚才的一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