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回 牢记使命_在战火中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郑浩针对自己的发言,林梓木感到很突然,他暗想:“这个特务是想乘机表现自己,对我取而代之,还是欲至于我于死地呢?”

  望着有些惊愕的林梓木。郑浩调整了一下自己的面部表情,面带微笑的说:“梓木同志!你是政委,按说作为你的副手,我应该支持你。但在原则问题上,我必须旗帜鲜明的表达我的意见,你说实力决定一切,这个实力应该怎么去算的?还讲不讲人的因素?毛泽东时代评估一支军队的战斗力?首先是要把人的因素做为主要因素算进去的。我们就拿眼下的东北军来说吧。北大营的三个团近万人,怎么就打不过二、三百人的日本守备队吗?20多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难道就对真的对付不了不到2万人的日本关东军吗?你说这是实力的问题吗?你刚出说中国的武器落后,那么东北军的武器装备对比日本关东军的武器装备又究竟有多落后呢?据我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东北军的武器装备一点都不落后,甚至大大的好于日本的关东军,东北军的士兵作战也不能说不勇敢,为什么就不发一枪一弹拱手把东北送给日本人呢?说白了还是上层领导者的问题。”

  “好!讲的好!”凌峰一面鼓掌,一面大声的骂道:“这只能说张学良这个大烟鬼太他妈的完蛋,就是按他爹教他的土打法也把日本关东军给灭了。只可惜这个熊蛋包到死都认为中国打不过日本,我看他除了吃喝嫖赌那点本事,剩下的就是完蛋啦。这绝不是什么实力的问题?完全是张学良,蒋介石之流完全没有战争决心和意志的因素造成的!其实,想起来,也不足为奇,完全是由他们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

  “话也不能这样说,张学良的不抵抗是执行蒋介石‘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的命令。一个军人执行上级的命令也不能算错。我们这些后来人也不能事后诸葛亮,过分指责张学良。我们更多的应该看到张学良最后的觉悟,他发动西安事变,促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立下过大功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我们共产党的救命恩人。而且我们以后要经常要与其打交道。所以我们现在对他的定位很重要。”林梓木很自然的转移了话题。

  “林政委,如果你以前讲这样的话,谁也不会和你较真,但现在你在这样讲就不太合适了。”此时,郑浩再次对林梓木的观点进行了驳斥:“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和他对日不抵抗这完全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由于他个人做出的错误决定,而将整个东北拱手让给了日本人,从而倒至了整个国家和整个中华民族遭受到了空前的劫难。纵观其一生,他充其量只是在如‘西安事变’等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