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回 悲壮人物_在战火中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墨和自己同时代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对于发生在十分遥远年代的9。18事件前后的历史了解的并不多,这次被挑选特1队到沈阳执行特种作战和扩军任务,要求每名特战队员必须尽量的了解这段历史的事件和一些关键的历史人物。他们这些特战队员在战前的恶补中,他才知道,关玉衡这个满怀抗日之志,但一直难以作为的悲壮人物。

  在资料中他了解,关玉衡性情豪爽刚直,17岁即抱定守土保边的决心,投笔从戎。22岁,进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与张学良是同学。因身经百战从未负过伤,张作霖认为他是员“福将”留在自己帅府任警备处长兼汽车队长,后又被任命为帅府驻京军务处长,再后来调任东北军炮兵参谋处长、兴安屯垦区公署军需处处长兼第3团团长。

  9。18事件前两个月,他们团在防区内抓到了,日军参谋部中村震太郎大尉和一名旅居在东北的日本退伍骑兵上士和一名蒙古人、一名白俄人4名化装成中国农民的间谍。由于这4名犯罪事实清楚,罪证确凿。为严守军事机密,身为防区最高长官的关玉衡,当即将中村等四名日本间谍下令秘密处死,这就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中村事件”。

  处死外国间谍,这本是一件维护国家主权的正常行为,可是就是关玉衡的这一正义之举,使他成为了一个终身不得志的悲壮人物,更给他的家人带来了灭顶之灾,在他因为这件事,被国民党扣押期间,他的夫人因忧劳过度病死北平。出来他只能将三个年幼的孩子送进北平香山孤儿院;他的父亲闻迅,日本关东军下令通缉关玉衡时,如九雷轰顶,被活活吓死。他家所有的家产被日军抄没;他的四弟被钉死在南江沿的火磨楼上;二妹夫被抓去惨死狱中。面对家毁人亡的悲惨情景,他的老母亲整日老泪纵横,在绝望中病倒,不久便双目失明..

  国难家仇,悲愤填膺,关玉衡立志与日本人势不两立,抗战到底,此生不驱逐日寇誓不休!1932年6月,关玉衡化名郭尔佳潜回东北,建立义勇军。由于蒋介石顽固的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与日本人签定《何梅协定》,为取悦日本侵略者,下令解散东北抗日义勇军。关玉衡所部被迫撤至古北口,被国民党军刘汝明所部缴械后遣散。这使他空有抗日爱国之志,却难有施展抗日之机。后来,他的处境就更惨了,他多次遭到国民党中的亲日派所诬陷,多次蒙冤入狱。为生活所迫,他先后流落北平、新疆、南京、桐陵等地当临时工谋生。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与在八路军359旅长大的子女团聚..。

  李墨对于眼前的这位在历史上被周恩来称为少有的“爱国民主人士”,一身正义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