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一章 射孔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修课。其实,在无聊的钻井平台呆半年,和外国同事朝夕相处,怎么也能说个半懂不懂,执勤两三次下来,也该学会外语了。

  所以,大部分的发达国家的石油员工都是满世界应聘的。尤其是英美等国家,吸引外国员工的能力相当强。

  旁边的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代表呲牙笑了一声,道:“还有税率,该死的税率。”

  “高昂的所得税让我们的竞争力大减。”吉乐斯深有同感。法国和西班牙都是高福利国家,也都有着与之相配的高税赋。最高征收到45%的税率令富人逃离,中产阶级普遍也要缴纳30%左右的赋税。

  不管是多有钱的人,往外掏钱总是艰难的,尤其是税赋这种虚无缥缈的保护费,永远戳着跨国企业的痛处,一下子,几位公司高层就找到了话题,热烈的说了起来。

  观察指挥室内的气氛陡然一松,顾海健借机重整心情,坐在电脑前,开始重新思考。

  “无论结果如何,都以射孔最保险。”顾海健快速的做出了决定,就命令了下去。

  海洋石油研究所依旧是大华实验室的第一大所,每年的经费傲居大华实验室之首,无论是老资格的三次采油所,还是新兴的碳纤维所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华实业所拥有的油田,基本都是海洋石油。

  而大华实业的目标,也都是海洋石油。

  这是没奈何的事,陆上石油的竞争激烈,就连前苏联的地盘都有前苏联的共青团员们在争夺,剩下的陆上大油田不是冲突地区就是不毛之地,以大华实业的能力,所能争夺的方向只能是海洋石油了。

  大部分公司都有相应的调整,要到页岩气开发的时代,才能重新见到大量的陆上能源资产。

  为了随时调整大华实业最重要的资产,顾海健手下是有24小时响应的科学小队的,这次出来,他更是组建了一个工作组随时待命。

  射孔分析的命令一下,下面的人就开始熟练的建立模型,准备用大型计算机进行分析。

  他是做好了钻孔到3500米依旧见不到出油征兆的准备。

  到时候,2500米到3000米就算有能出油的孔隙,普通方式也无法试油成功了,只有选择射孔。

  500米的深度,即使时间充裕,也不能一步步的射下来,根据压力等信息寻找位置就显的尤为关键。

  对90年代的大型计算机来说,这样的模拟计算量也很不小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大约2个小时后,钻机的声音渐渐变缓。。

  苏城和其他人虽然聊的不错,但耳朵都是竖着的,背景噪音稍变,大家就注意到了。

  “嘟嘟……”

  电话声有点沙哑,像是海浪声的另一个反面。

  顾海健忽然抬头,脖子发出咔嚓声。

  “李虎吗?”苏城拿起了电话。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