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九十二章……媒体战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去不复返了。

  而在1992年的今天。记者的力量仍然处于缓慢的上升期,这些有编制,不在乎广告业务,几乎无人监督的记者们,确实不用太在乎一家央企。

  那报社记者说话以后。其他几人也笑着让苏城宽心。

  靳燕柔也说:“我们也许不会提到其他的公司和人,但帮大华实业说说话,还是能做到的。”

  苏城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一副没有办法的样子。

  众人在一片同情中告辞。

  与此同时,大华公关部也没有闲着,纷纷联络有关系的媒体,将lng船的各种介绍和评论给了放出来。

  制造lng船本身确实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一点只要看后世的韩国就知道了。苏城上学的时候。韩国造船业所带来的庞大价值,引起许多国家的经济人士的关心,并为之著书立作成百上千。

  液化天然气船作为附加值最高的船型,将韩国造船业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峰。由此带来的是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从冶金到动力机的制造,全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这还是韩国小国寡民,缺乏完整工业的情况。

  放在中国这样一个工业门类齐全,山寨能力高超的国家身上,每年上千万修正吨的船舶制造量,所带来的好处两倍于汽车制造体系。

  大华实业若能抢在2000年以前完成布局,进入lng船的制造领域。一个世界前三的造船厂是跑不了的,那意味着上百亿的销售额。比普通的油田还赚钱。

  无论是收到好处还是没有收到好处的媒体,在报导事实的时候,总归都是很轻松的。

  仲厅长那边自然也不甘示弱,新闻稿发了一篇又一篇,又是倒苦水,又是谈技术,还有专家警告“贪多嚼不烂”。俨然打起了媒体战。

  然而,苏城每年用数千万元培养出来的公关事业部,又哪是一群宣传科干事们所能力敌的。就连大华实业公关部收纳的诸多关系户。耳濡目染之下,也不容易对付,何况那些年薪数万乃至十数万的公关骨干。

  在下海潮风起云涌的90年代初,拿着中船集团一年千儿八百块薪水的宣传干事们,哪个要是有抵抗大华实业公关部的本事,早就跳槽来赚百倍的高薪了,又岂会将时间浪费在日复一日的“抄”稿件上面。

  加上大华实业严阵以待,短短几天时间,中船组织的媒体大军就被李琳的层次进攻打的溃不成军。

  在记者编辑的私人关系方面,中船重工自然是全面落败;但在高层关系上,他们也没什么积累。论及单位间的关系,手握重金购买广告的大华实业,也不比介绍信走天下的中船重工落后。

  一来二去,本来是讨论lng船项目的媒体,也开始一面倒的支持大华实业建造lng船。

  靳燕柔更是在节目中,将之比喻为新时代的两弹一星,并称其为“中国工程”。

  一片纷纷扰扰中,仲厅长不得不再次上门,提出新的改良方案:以4000万美元、价值5亿元人民币的港口土地和熟练工人入股,占有大华船业30%的股份。

  应该说,这是一份相当合理的报价。假如他们最初提出这个方案,苏城说不定就会同意。

  但在胜券在握之际,苏城不想再分薄股份,干脆利落的给出了拒绝。

  仲厅长无奈之余,又有些幸灾乐祸的道:“你挑动媒体施压,中船最多就到这个地步了。你不答应,我只好回去报告了,但工人你是别想了,中船更不可能让给你了。其实我没什么损失,继续回去当我的国资委厅长就行了。”

  说到得意处,他还嘿嘿的笑了几声。

  苏城既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冷静的说了一句“送客”,就坐回了办公室,抽出一封信,细细研写起来。

  ……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