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4章 终章,时代的序章(4)_末世帝国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功的投资者,高级编程大师,能工巧匠精工细作。

  及耐酷热,是众多高温星球移民的急先锋。拥有智者和老人精,优秀育儿师,教育大师,以及他们较长的寿命。

  腋目族是常见强态基因质类物种文明,基因进化迭代令人类望尘莫及,高辐射耐受性,是宇宙开拓的急先锋,当之无愧的“宇航员”,顶级科学专业,编程大师。

  总体而言,其物种天赋可圈可点,快速变异的基因和适应能力带来本体物种相对快速的迭代,但也带来社会阶层和分工固化,易导致发展滞涨。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腋目矮人的智力和大脑开发度,同时基于强态物种的潜力,腋目矮人是极为优秀的研究员和工程师,但也往往容易聪明过头,耽误自己,俗称聪明反被聪明误。

  北伐结束十年后,百里燕开始考虑搜集已故主要历史人物墓穴和遗传物样本,尤其是与他同代人物,为日后寻找记忆蜡,复活有价值历史人物提供技术储备。

  有鉴于政治军事经济条件成熟,于盛元769年,帝国实现载人航天,三年后开建第一座空间站,十二年后空间站完成,盛元799年实现载人登月。

  由于网络与人工智能技术成熟,这次登月实现智能无人舱长期驻留,为深空探索建立基地。

  盛元802年,观测到太阳对面蓝色星球,确认目前所处太阳系中存在另一颗可供移居的蓝色星球,正式定名“海蓝星二号”

  盛元810年,帝国由内阁君政转入帝国立宪制。

  盛元839年,对鈤元素应用取得突破,秦帝国第一次实现对局域时间控制。

  五年后,由针元素制造的首个时间容器模型诞生,由此提前奠定时间科技路径。

  盛元904年探险器抵达海蓝星二号,经过扫描与外空探测,确认星球直径一万六千公里,陆地面积百分之十七,大气偏厚,大气与海水成份与海蓝本星相当,但空气氧含量高达百分之三十,地面覆盖有绿色植被和土生生物。

  海蓝二号距离太阳两亿三千六百七十五万四千六百公里,自转比海蓝本星慢四十五天,因公转于海蓝星相近,因此每三亿六千万年交汇一次,交汇最近距离五千七百万公里。

  盛元939年,帝国探险者号,携人类智族腋目科学家七十人,智能飞行器机器人数百台,抵达海蓝星二号外空轨道,开始对海蓝星二号开始深入探索。陆续发现更多本土生物,但始终未发现潜在智慧物种。

  盛元982年,历经数十年探索,帝国向二号星移民。

  此时本星人口在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下,人类包括金雪狄人在内,人类人口长期浮动于三十五至四十二亿间,尼尔科科族人达到七亿,腋目人两亿八千万,长寿人类与智族长寿人突破一千六百万。

  而

  请收藏:https://m.hcamd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